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教师“情绪假”可否推而广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26 09:27:18

  当任课教师心情烦躁、情绪焦虑时,每月可以请半天假,工资、奖金都不受影响。日前,哈尔滨市第十二职业中学率先在全市推出了教师“情绪假”,此举不但受到学校教师的热烈欢迎,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这样的人性化管理举措当然会受到教师们的欢迎。现在,教师普遍被视为是压力较大的一个职业群体。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子,大多很有个性。另一方年,无论在组织纪律、教学业绩上还是在道德层面的要求上,上级部门、学校、社会、家长甚至学生都给予了教师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当然,教师也是社会的一成员,还要面临着其他的压力。教师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有了压力就要排遣,就应该减压。年轻的教师听听歌,到练歌房唱唱歌,三五好友聚会都可发泄一下。而对老教师来说,可能更爱找人倾诉一番。但不论怎样,减压需要方式方法更需要时间。于是,放“心情假”就提供了难得机会和时间。

  学校放“放飞心情假”的好处不言而喻。由此我们想到,学校老师可以获得一份“心情假”,其实,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职业压力大,精神动辄处于高度紧张的行业,都应该考虑给员工们放放类似这样的“情绪调节假”。有的管理者认为,高强度劳动,压力大的岗位,我也付出了相应的劳动报酬。这从用工制度等方面当然没毛病,但人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精神动物,有时,单纯的物质刺激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心理情绪问题。更何况现在我们处处讲究以人为本,管理上个更应该努力做到和谐有序。要知道,多一份温情往往换来的是更大的回报。研究表明,人在情绪好时,精神饱满,工作效率就高。情绪不好时,精神不振,做事就很没效率。

  “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是一般的职场规则。这样看来,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比如窗口单位的办公人员、公交司机、城管人员、企业生产线上的员工等都可以不妨享受一下情绪调节假。相关单位不妨提供一下休假的制度保障。

  心情不爽请个“放飞心情假”,这种做法值得各行各业学习与借鉴。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