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抚今追昔三十年访谈录” 再接再厉 永续发展 再创辉煌——访双鸭山市委书记滕喜魁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25 14:26:24

  记者:滕书记,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双鸭山市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双鸭山市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振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请滕书记盘点一下双鸭山市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变化,与全市人民共同分享双鸭山市改革开放的成果。

  滕喜魁:这三十年可以说是双鸭山市发展变化很大的三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过去历届市委、市政府很好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抓住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两大机遇,坚持“资源转换、体制转轨、结构转优和城市转型”的路径,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作为振兴之本、转型之根、发展之源,一以贯之地抓发展,实现我市连续五年快速发展的目标,在全省目标评比中获得前几位的好成绩。可以说,这几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双鸭山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实力增强了。全市GDP由2002年的93亿元到2007年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不到9亿元到2007年的将近60亿元,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7亿元达到了2007年的8.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突破万元,这五年是双鸭山市快速持续发展的五年,极大促进了双鸭山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变化。双鸭山市全面改造和修建学校、医院、社区,完善文体设施,改善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各方面事业蓬勃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三是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城市的道路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和广场、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使我们的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舒心。四是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过去,我市的经济基础薄弱,吃、住、行等难题不少,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努力解决行路、住房和就医、就业、就学等难题,特别是加大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养老、医疗等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破产停产企业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有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经济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总之,这几年来是双鸭山市发展较快的时期,这得益于过去双鸭山市良好的发展基础,得益于我们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记者:滕书记,近几年,双鸭山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功能齐备的广场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也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滕喜魁:双鸭山是因煤而兴的城市,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特别是城市功能分区不够科学合理。对此,市委、市政府把加大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来抓,确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十分经营”的理念,把改善城乡面貌作为经济建设来抓,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双鸭山市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市环路、城市垃圾处理场、寒葱沟水库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城市煤气工程、供热工程以及城市重大的排水工程等,提升了城市的综合能力。双鸭山市大力改造沉陷区和棚户区,使广大人民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城区道路改造,从2002年至今,已建设完成50多公里城市道路,白色及硬化路面基本覆盖全市,使“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绿化工程的建设,使城区绿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还有广场建设,针对我们地区休闲娱乐场所较少的实际,双鸭山市大力开展了休闲娱乐广场的建设,给人们提供活动、交际、休闲和健康娱乐的空间,使我们的城市这个比较拥挤的山坡地不到800米左右就有一个休闲娱乐广场,使我们的城市充满生机。今后,我们还要按照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人民更满意。

  记者:滕书记,在您任市长期间,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为百姓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请您谈谈这方面您印象和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滕喜魁:民生是党委和政府执政之本,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落实到解决人民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上,因为双鸭山市过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积累很多问题,虽然解决一些问题,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解决。近几年来,我们着重在“三就”和“五险”上下功夫,在就学上,入学难大班额曾经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解决城乡大班额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学校实验室的建设问题,达到了省级要求,使我市毛入学率位居全省前三名,升学率也是逐年提高。在就医上,我市改造了中医院、人民医院、妇幼医院以及县区乡镇医院,同时在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组织,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在就业上,我市从抓经济入手,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难有了一定的缓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在城乡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低保等工作,实现了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城乡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将破产关停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纳入到医疗保险中去,对于解决民生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水、供气、供热等问题,采取新举措,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记者:滕书记,双鸭山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资源,双鸭山市通过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座绿水环绕的山水生态城即将展现在市民面前。滕书记,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愿景?

  滕喜魁:双鸭山的优势在生态,我调到双鸭山之后,对双鸭山的生态很有感情,我们的城市坐落在山坡上,一眼望去,300多公里的三江平原,可以说,山和山相交汇,山和平原相互过渡,生态环境很美。对于如何保护生态,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我市在建设、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目标就是要真正保护好我市的生态环境。

  双鸭山市是四山半水四分田,还有一分半是草原和湿地,这样的生态环境如果保护不好将是对后人的犯罪。对此,双鸭山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在城区实现了退耕还林和近郊的禁伐,划定了山体绿线,搬迁了采石厂和煤场,为双鸭山市生态建设奠定很好基础。

  今后双鸭山的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市人民更加关注,我们要让双鸭山周边山体形成森林生态保护圈,安邦河形成绿色长廊景观带,广场公园形成绿色休闲景观点,道路形成绿化景观线,全市范围内形成城区整体绿化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一个适合人居、人人喜爱的山水生态城市,这是我们的愿景,到那时,我们的城市就真正实现了“满目青山入城来,一弯绿水绕城去”。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管理好、保护好我市的生态,为今后双鸭山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一个绿色的GDP。

  记者: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了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的目标,请滕书记为我们展望一下双鸭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滕喜魁:双鸭山人都希望双鸭山的未来更美好,从我市现在的发展看,未来是充满希望。如今,我们已经站到新的起点上,今年双鸭山市发展的综合实力有望进入全省第七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就是一年位次前移,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即2010年进入全省前六名,2015年我市的GDP要实现60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突破两万元。双鸭山市的经济要形成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机械加工、建材、粮食等重点支柱产业,这样,才能把双鸭山市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实力比较强、城市环境比较好、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生态平安和谐富饶的双鸭山。

作者: 宁振坤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