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在伊拉克访问时遭遇伊拉克电视记者蒙塔兹·扎伊迪两只鞋袭击,成了杭州某中学初一学生们的模拟实验,学生们通过还原“伊拉克记者扔鞋,布什躲鞋”的现场,探究“扔”与“躲”之中所隐藏的科学知识,学到了不少物理知识。(12月18日青年时报)
本来,物理课中涉及的力度、角度、高度、重量、斜抛等等问题,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在讲解中再枯燥无味,想学好弄通这块知识确是很难。现在,通过真人扮演布什被两只鞋子袭击的过程和场景,学生豁然开朗,大呼过瘾,原来物理并不难学。
课堂气氛活跃了,传授知识的目的也达到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教师轻松,学生愉悦,似乎成了学习的“终南捷径”,可是,我们却忽略了“硬币的另一面”,因为这一举动会让布什很受伤,给人感觉教育很失败。
布什作为一国总统,在国外的外事访问应当受到所在国的法律保护,受到起码的尊重,虽然面对袭来的鞋子,他自己在事后仍不忘调侃,称“那应该是双10号鞋”,体现了他的“憨豆总统”形象,而扎伊迪作为一名伊拉克记者,在会议现场向别国总统扔鞋,在阿拉伯世界是一种非常侮辱人的行为,所以,据对此事件的后续报道称,扎伊迪已被审讯,将受到法律制裁。
布什遭致鞋袭,虽然事发别国,但我们有些人也不甘寂寞,跟着掺和起来,先是将其制成动画游戏,在网络上流传,现在竟然被教师当作实例引入课堂,就太不可思议了。也许,在少数国人看来,美国一贯嚣张霸道,布什向来一意孤行,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才叫解恨,这种幸灾乐祸,如果作为私情腹诽,其它人干涉不着,而将其公开搬到课堂之上,既让人看出心底暗藏着的那个“小”,也反映出教育的无奈和失败。如果知识竟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助学,这样的教育实在很可悲,这与此前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让观众竟猜俄罗斯核潜艇遇难死亡人数有什么两样?
时事内容并非一概不能进课堂,日新月异的生活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知识,也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可以避免学生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如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艳照门”,让学生懂得社会责任和学会自我保护,通过引入布什遭鞋袭,让学生理解民主的限度和遵守法律的重要等等,但如果“用无聊代替盎然,将肉麻当作有趣”,在教学中不加取舍地引用,只能遭致公众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