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15日电 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工作近日结束,随之而来各类专业课强化辅导班骤然升温,临考前最后一搏,是所有艺术类考生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从小就开始从事相关专业学习、有着深厚“童子功”的“科班出身”,还是临近高三才开始着手准备的“半路出家”,这段时间里,在正常就读的高中都难见他们的影子,艺术生全都集中到了专业课培训班里,有在本地学习的,有远赴他乡求经的,这种状况要一直持续到明年二月底。据统计,2008年黑龙江省报名参加艺术专业省内统考的考生达2 .1万人,创历史新高,省外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来黑龙江省组织的招生考试中,黑龙江省共有5万余人次参考。
据了解,艺术类考生的实际录取比例仅在15%到20%,远远低于普通高考75%以上的录取比例,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艺考”之路并非坦途,为什么却有这么多考生“不畏艰难”。 “艺考”持续高温,三大诱因促成
学习成绩不理想艺考成就大学梦
所有“半路出家”的艺术类考生都是一个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是很差,可是还想圆一个大学梦,于是在高二、甚至高三时,转战“艺考”。而且这样的考生在艺术类考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都已经影响到了艺术类高校的正常教学。在某大学的周边,各种画室林立,这些画室都是艺术类考生的考前培训机构。现在各个画室里考生簇拥,在南岗区中兴街上一位自称是大学美术教授亲自执教的一家画室里,记者了解到现在在此学习准备赶考的学生里有一半以上都是不久前才拿起画笔的“新生”。
记者从哈尔滨市多所高中了解到,本学期开学以来,准备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就很少到学校里上课了,这些学生都在进行艺术考前的培训,或在本地,或去外省。哈尔滨市第四中学的姜老师向记者介绍,艺术类考生共同特点都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那些从小学开始艺术特长培养的孩子,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艺术课上,自然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而许多“半路出家”的学生更是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才会走这条高考路。
培训班遍地开花艺术生也能“速成”
据了解,能让“艺考”成为大学的“敲门砖”,让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惜耗费精力、财力走上“艺考”这条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遍地开花的艺术培训班在“推波助澜”。
一位从事多年美术考前指导的老师告诉记者,一些招收美术专业的艺术院校,考点会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考点还有多个考场,一个考场一个模特,但是考生的作品往往都放在一起统一评判。因此学生在备考期间,只要反反复复地画好一张画就可以。说白了,头像、半身像的素描考试是可以“背”的,考色彩也基本上都是让考生画静物,通常会摆放一些水果和瓶瓶罐罐,在考前辅导时这些都是重中之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突击掌握。
“其实我们不是在教学生如何画画,而在教学生怎么能考上大学。”这位老师说:“比如画苹果,我告诉他们先画亮部,亮部是‘柠黄+淡绿+白’,中间是‘青色+玫红’,暗部是‘朱红+淡绿’,这样就可以迅速地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我们现在把美术都程式化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却是应对艺考所必须的。”
记者了解到,与美术一样,音乐也有速成考生。学器乐的大多都是“童子功”,很多考生都是从小开始相关培训的,而声乐方面很多考生都是一年半载的功夫,因为临时决定艺考的学生普遍会觉得这个容易上手。
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家艺术学校看到,宣传单上打出“保过”的口号,声称有无基础都可,三个月保证通过省统考,否则退费,或是下一年免费再学。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个市场现在很乱,老师、大学生、懂行的、不懂行的都在办各类辅导班。如今办辅导班已经成了商业行为,也让很多盲从的学生和家长误入歧途。
就业虽然困难收入却可保证
尽管“艺考”的录取率不高,艺术类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却非常认可艺术类学生“灵活”就业的前景。
记者从本市某大学了解到,近两年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都转行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不过艺术类毕业生兼职情况很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艺术专业学生因为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倒有优势。我们很多同学从大一开始就在外面带课做兼职,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边做边学,还有一些收入。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我们这个专业毕业想进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没什么竞争力,在2005年黑龙江省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艺术类毕业就业率排在后十位中。不过艺术生的就业灵活性却很大,兼职好找,自己创业也不错,出国留学的渠道也很宽。”现在正在读大三的学生小陈对记者说。
据了解,灵活就业已经成为艺术生毕业的重要出路,哈师大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艺术生不再把工作的稳定性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也不强求固定的劳动关系,这种就业观念比普通专业的学生是明显超前的。换句话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但赚钱渠道却是不缺的。
冷静面对“艺考热”
专家:现状违背艺术规律
“从近些年的教学中,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现在艺术类学生生源存在问题,靠临阵磨枪上来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美术基础、艺术修养几乎都谈不上,使我们这个美术专业的高等学府不得不从素描的基础知识开始教起。”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院长介绍:“现在随着高校扩招,艺术类考生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招收艺术生的高校达到1300多所,在校的艺术生达到110多万人,从事艺术专业是需要天赋、爱好,甚至是遗传基因的,艺术本身就是少数人从事的专业,现如今却随着高等教育一道实现了大众化,这个状况就已经违背了艺术的发展规律。”
高院长介绍,因为专业课考试的这种现状给临阵磨枪的考生以机会,所以艺术专业的生源质量就出现问题,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起步慢、进步难,因为这些学生选择艺术专业,只是把艺考当成高考的“保险”,谈不上兴趣爱好,更无基础可言。虽然不至于中途辍学,但是难有成就。投身艺术是一项很崇高的事业,艺术之路也是异常艰辛的,绝非只是为拿到一纸毕业证那样简单。打算走上艺考路的学生们应理性对待,不能只看到迈进高校这一步,还要想一想高校学习的过程,毕业的去向,未来的发展,当谨慎选择。
家长:艺术之路金钱铺就
“没有钱,‘艺术’是根本玩不转。”这是所有艺考生家长的共识。
哈尔滨女孩小雯的爸爸告诉记者,小雯今年10月就到北京去接受培训了,在北京一家知名的艺术学院附近住下,每个月需要近万元的开销。接受著名的声乐教师的指导每节课45分钟,学费300元,每月房租2000元,生活费1000元……家里不放心一个小女孩儿只身在外地生活,小雯的妈妈放下工作一直陪读。哈尔滨市第四中学的姜老师说,她班的一个拉琴的男生,刚刚结束了半年的上海培训,这期间一直是妈妈在上海陪读,花费可想而知。
而一位艺考生家长透露,其实花高额学费参加培训班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来打探一些考试信息,获得一些人脉资源,甚至把培训机构当成是“中介”,帮助运作打通关系,最终能让孩子顺利录取。所以这个钱是说什么也不能吝惜的。他说:“走上艺考路,那钱就不叫钱了。”
记者了解到,每年省外高校艺术类专业来黑龙江省招生的考试考点都设在黑龙江东方学院,今年的考试时间从2009年1月9日到2月21日。记者在黑龙江东方学院附近走访时了解到,很多准备前来参加考试的外地考生都已经在附近开始预租房子,房价不菲。黑龙江东方学院附近针对“艺考”的相关服务广告已经贴出,有化妆的、有出租画具的……记者通过路边电线杆上的一个小广告联系上了一位出租房的房主,他竟然是黑龙江东方学院的一个在校生,他说要利用艺考这个期间把自己租的房子转租,按天算,两个月下来能回收半年的房租。
在某大学新闻学院,记者了解到播音主持专业里没有贫困生,学生多来自中等城市以上家境较好的家庭。据了解,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比普通专业要高出一倍,培养一个艺术生确实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老师:艺考有时很“伤人”
已经从事10年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姜红老师感慨地说:“因为艺考‘受伤’的学生很多。”姜老师说,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高考的重要性无须多言,但是走艺考的考生,大都是这样一个套路:高三的前半学期恶补艺术专业课,文化课几乎不学,这对于原本文化课功底就不好的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重创”。艺考期间,全国各地“散网式”赶考,她曾经有一个学生分别奔赴各地的8所高校参加艺术校考,而参加四五所学校的考试是普遍现象。艺考结束后,这些孩子们再回头来一窝风地恶补文化课。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家技术学校任教的韩老师说:“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学声乐、美术靠临时突击就可以,其实一个学了几年和学了几个月的学生,艺术功底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在艺考竞争日益激烈,其实半路出家、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胜出的机会很小。如果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艺考失败,又影响了文化课成绩,这样代价就太大了。”
“其实很多学生都是带着‘伤’回来的,艺考的落榜,文化课又耽误,到头来不得不再走复读路。在我教过的复读生里有很多都是前一年走艺考路,因为行不通复读时又改成普通专业高考,家长耗费了巨资,学生付出了重读的代价。艺考,并非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也不是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万能之策,走艺考之路,还当谨慎行事。”姜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