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百花齐放俏争春——来自双鸭山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报道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10 15:29:09

  东北网双鸭山12月10日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关系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也关系到对居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

  近年来,双鸭山市从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文化载体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适应辖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坚持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相结合、与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相结合、与建设和谐社区相结合。

  有人曾比喻说,现代城市是用钢筋、水泥、石头和砖块堆积起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遥远,而在双鸭山各个社区里,却看到的是和谐的邻里、欢乐的生活,百花齐放的社区文化生活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小舞台 唱大戏

  让生活更美好,呼唤着城市文化的繁荣,打造文明社区更需要积淀优秀文化底蕴。双鸭山市始终以社区为平台,坚持文化活动不间断,将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文化活动进社区,男女老幼笑颜开。社区自有文艺人消夏擂台赛、象棋赛、社区业余歌手大赛、社区健身项目比赛。宝清县举办的“天府之声”系列文化活动,形式新颖、趣味性浓,累计吸引参与群众人数高达上万人次。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为打造社区文化品牌起到了推动作用。

  岭东区20个社区都设有活动室,有夕阳红秧歌队,80%的社区室外有活动场所。社区经常举行各种集体性、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每次演出都掌声、笑声不断。

  近两年,集贤县社区注重与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文体组织联手,以社区内文体协会、民间文艺组织为载体,组织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各类形式的有规模的文体活动40多次。尖山区做到了社区内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在31个社区内成立了京剧团、秧歌队、腰鼓队等多支社区文体团队,开办了社区课堂和市民学校,请专家讲授保健养生知识、盆景花卉养殖和家庭才艺等,组建了游泳、爬山、书法、集邮等12个兴趣小组,每年都举办“邻居节”、“婆媳节”等活动,使广大居民在工作学习之余,把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需要和文明追求。

  现在,全市四县四区的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承载老百姓生活的乐园,都形成了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居民自治、祥和文明、人乐其中的喜人局面。

  小节目 大精彩

  双鸭山市在开展社区文化中按照树精品意识、创文化品牌的思路,开展文化活动,并形成了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格局。

  四方台区由44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及部分曾经获资助的在校大学生自编自演的“让世界充满爱”捐资助学生义演,寓教于乐,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社区组织开展的我为奥运献福娃活动中,青少年们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一个个福娃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成了一道迎奥运的独特风景线。

  饶河沿江社区举办了“庆奥运、促和谐”群众文艺演出,辖区内七八十岁的老人、五六岁的儿童,还有个体户、离退休老干部、下岗职工都踊跃参加。舞蹈、双簧、跆拳道、三句半、乐器独奏等22个演出节目,乐了群众,陶冶了情操。

  友谊富强社区举办了以“迎奥运、促和谐”为主题的书画展,提高了社区居民对书画兴趣的爱好和审美能力。

  宝山区积极引导老年人开展科学健身娱乐活动,20个社区普遍开展了老年秧歌、健身操、门球赛等各种形式的老年人文体活动。针对一些老龄特殊文化群体,星吉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和老年书法协会,红永社区成立了京剧协会。

  在尖山区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上,社区的京剧票友、舞蹈队、太极拳队等20多个艺术团体1000多名群众演员纷纷上台表演,让居民群众大饱眼福和耳福。中植社区艺术团编排了二人转等形式活泼的节目,送戏下厂矿、进农村义务演出达60多场次。

  小社区大和谐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双鸭山市广大居民的参与和认可。社区广场上每天早上有晨练的人们,晚上有扭秧歌、跳舞、娱乐的人们;活动室里每天都有打扑克、下象棋的人们。

  尖山区各社区每年都举办拔河、吃西瓜、包粽子、包饺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全市各个社区每年至少都举办一次大型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增进邻里间的感情。友谊康乐社区开展以“感恩教育、邻里亲情”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对各类征集上来的稿件和建议进行整理评选,大家阐述和表达了对亲情、邻里情的渴望与认同。

  宝山区通过设立法律咨询站、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老年法》,有效地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在“老人节”当日,社区人员带着慰问品看望了老年公寓的老人。

  坚持贴近居民,倾注社区情。现在,这个区以在乡老复员军人为代表的优抚对象及其他弱势群体在社区得到了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

  科教知识进社区,引导健康文明生活。医疗卫生进社区,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社区的和谐,重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透过“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社区文化活动,实现社区的和谐。

  社区唱大戏,天天都精彩。红红火火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服务面,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使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如今,我市各个社区内都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处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气息。

作者: 杨 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