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统计局本月5日晚间就制作了11月数据的统计快报。因此那天之后,就不断有11月的统计数据消息释放出来。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昨日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11月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肯定低于4%;甚至可能降至3%以下。另外,市场人士已经发布的预期显示,因原材料价格下滑,批发价格指数(PPI)涨幅也可能滑落至4%~5%左右,而中国11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料将原地踏步,人民币贷款增速可能出现微升。
从12月初发布的上月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创历史新低开始,关于宏观经济在11月“入冬”的预期已经被市场消化,即便未来几日公布的数据波动较大,或许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从现有的信息判断,整体需求增速减缓、出现通缩的可能性增大几乎是各市场机构的一致判断。摩根士丹利昨日的一份宏观经济报告就预测,明年上半年中国将出现通缩的迹象,并可能在下半年及之后演变成持续通缩,这将导致更富刺激性的政策出台。摩根士丹利已将对明年中国CPI的预测从1.5%修改为-0.8%。
由于中国是在此前通胀高涨的时候一下子进入经济调整期的,因此上述关于通缩的观点也受到了挑战。张涛就表示,受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中国在未来6~12个月可能重新出现通胀压力,未来中国的价格形势亦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11月至今,中央密集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相关领域已经可以看到刺激效果的曙光。在政府对已审批投资项目“加快采购”的动员下,国内的钢材价格特别是建筑用钢材价格最近几周止跌回升,显示政府主导的投资计划已开始奏效。另外,11月的PMI中,原材料库存指标从42.6降至39.5,显示企业自身缩减产能的调整也在加快。
不过,由于此前出台的大部分经济刺激政策的生效节点都在明年1月1日,政策的实际效果要届时才能看得更为清晰,政策的调整或追加也可能会在那时候进行。
此外,11月经济数据的公布时间将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形成重合,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对现有的经济刺激政策加以完备。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正式闭幕,200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将从今日起得以明确。
也是今天,市场普遍不看好的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亦将“见公婆”。目前的主流预期是, PPI、CPI会在10月份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同时,11月外贸出口及工业增加值增速亦被看空。
预期·数据
PPI“破五”CPI“破三”
目前,市场各界对PPI同比增长幅度的预期均保持在5%以下。
中金公司近日预测,11月份PPI会降至4%~5%。虽然跌破5%,但这已是众多机构预测中较为乐观的数据。
“有可能回落至4%左右,甚至降至3.8%。”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张新法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则给出更为悲观的预期,其预测数据显示,11月的PPI将大降至3.0%~3.5%。
相应地,市场预期11月份CPI时,“破三”之声此起彼伏。“我们预测应徘徊在3%附近,最低为2.4%,最高不会超过3.2%。”张新法表示。中金公司则预测CPI将在11月回落至2.4%~2.9%。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也于昨日透露,11月的CPI增幅肯定会跌至4%以下,有可能低于3%。
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也有可能打破历史纪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昨日表示,11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或将降至5%,创14年以来新低。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预测数据则显示,11月的出口增速可能会下滑到14.5%~16%,进口增速可能会在10%左右浮动。
预测·趋势
明年面临通缩后年更危险
PPI与CPI连续数月的持续下跌,已经引发国内对通货紧缩的忧虑。目前市场普遍预测,我国经济明年有可能陷入临近通缩的窘境,但完全陷入通缩,即CPI连续3~6个月处于负值的可能性并不大。明年,大多数月份的CPI有可能维持在1%左右。
张新法认为,影响我国明年物价水平的因素包括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以及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计划。此外,由于物价普遍下降带来改革空间,水费、电费、燃气价格也有可能在明年调升。
张新法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反映到价格上有一定滞后因素,因此我国在2010年所面临的通货紧缩危险可能比2009年还要严重。同样,国信证券对我国未来两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2009年GDP增速为8.8%,2010年则可能继续降至8.5%。
五大券商论市:关注经济数据陆续出炉
广州博信:关注经济数据陆续出炉
虽然美国股市前晚继续大幅反弹,但日本、中国香港等亚太市场已出现了冲高乏力的迹象,同时昨日A股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对此,我们认为周二大盘的调整既有技术面的要求也有基本面的要求,因为技术上深成指已逼近了半年线,而今天经济数据也开始公布了,因此短期股指的整固是必需的。此外,本轮行情的起因在于近期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的超跌,但目前经济情况依然没有改善,那么市场的信心变化将主导市场的动向,所以在操作上可根据成交量的涨缩进行提前把握。
金元证券:短线整固不改中期上扬趋势
经过6连阳的强势上攻,周二市场走出了技术性震荡行情。石油石化金融地产等权重股全线回落,前期活跃的题材股,低价股也出现大面积调整。不过,总体而言这种调整走势还是技术层面的,由于前期的很多股票涨幅过大,引发的获利回吐盘以及前期套牢盘的双重压力致使股指出现小幅回落。我们认为,在短线的整固后,大盘仍然存在一定的反弹空间。
从技术面来看,大盘凭借6根阳线组合重新站在了60日均线上方,60日均线作为研判市场中期走势的重要指标,表明中级反弹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大盘能否成功站稳60日均线还有待市场考验。短期均线系统已经呈向上发散的态势并且逐渐粘合在一起,但是由于近期指数涨幅过大,短线指标严重超买,K线上偏离5日均线较大,周二的调整也是对短线技术指标的积极修正。
倍新咨询:上升途中的必要调整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所进行的是上升途中的必要调整,时间、空间均会非常有限,大家不必要担心,反弹更不会结束。空间上将会回试60日均线,调整空间的完成将耗时三个交易日,也就是说,本周后半段基本上指数上不会有太好的预期(除非经济工作会议上爆出重大利好),下周初段市场将逐渐结束调整重新走强。操作上看,大家可以选好潜力股择机逢低再度逐步介入,可能有些强势股根本不会理会大盘的调整继续表现,但这毕竟是少数,只有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才可适当参与。
九鼎德盛:短期均线支撑明显
周二两市大盘在惯性高开后,盘中震荡明显加剧,个股板块全线回落整理,日K线报以光头光脚阴线,显示市场调整压力增大。短线来看,经过近日持续的反弹之后,盘中积累相当丰厚的获利盘需要消化。技术上分析,两市大盘在突破60日均线和前期高点后,短线沪指日K线已收出六连阳,深成指则收出七连阳,盘中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筹码需要消化,同时,由于股指在反弹的过程中留下多个向上跳空缺口盘中尚未得到完全回补,技术有震荡消化压力的要求,短线的震荡反复应属正常的技术性调整。目前沪指的10日、20日均线汇合在60日均线处,有望对沪指形成明显的支撑。
北京首证:跳空缺口面临考验
尽管有色金属、钢铁、运输物流、电力、煤炭石油等走势强于大盘,但板块指数却无一飘红,而以“四巨头”为首的超级航母则表现平平,汽车、化工化纤等也乏善可陈,且对市场影响非常大的“金融+地产”这对孪生兄弟双双出现在板块跌幅前列,通信及其相关板块还几乎垄断了跌幅榜首,这对大盘股指势必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短期反复可能因此就相当大。与此同时,大多数个股在大盘高开低走时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回调,两市逆势上扬的A股从1500多只骤减至330只,非ST或S类股涨停的也从110家大幅缩减到21家,而处于调整状态的个股则超过1160只,表明市场的调整压力已经大大增加,尽管市场中仍没有非ST或S类股的跌停现象。
从股指运行看,两市周二高开低走并收中阴线,日线还形成“阴抱阳”的不良组合,尽管量能缩减降低了该组合的可靠性,但资金运作热情在大盘持续上行后有所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而绝对成交则依然是半年多来的高水平,且股指收盘同时切入周一的上升缺口,预示近日大盘很可能转入震荡整理格局。即使小幅下挫,如沪市收于2037点、深市收在7325点下方,5日均线就会失守,就是说,两市特别是沪市已处于“不进则退”的境地,近日转入低姿态整理的可能就相对更大些。
消化经济数据大盘提前调整
由于11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加上此前沪深股指连续逼空上涨后出现获利盘打压,导致周二两市股指双双出现中阴调整。金融股走势不佳,成为拖累股指的主导力量。
行情显示,昨天两市股指小幅跳空高开,沪指一度轻触2100点。午后由于金融、石化等指标股表现不佳,市场调整幅度有所扩大,沪指再度向2000点大关寻求支撑。导致周二大盘回调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前期获利盘的打压,二是对即将公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进行提前消化。最终,沪深股指跌幅都超过2%。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037.74点,下跌53.03点,跌幅2.54%;深成指报7360.99点,下跌167.64点,跌幅2.23%;沪深300指数收报2040.85点,下跌54.19点,跌幅2.59%。两市个股涨跌比约为1:3,但10%涨停的个股仍有20多只,没有出现10%跌停的个股,说明筹码的锁定性较好,空方虽暂时占优,但并未真正得势。
板块上看,金融股走势令人失望,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深发展、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的跌幅都超过3%;券商股也起哄杀跌,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国元证券(000728,股吧)、国金证券(600109,股吧)跌幅均超过5%。做多的热点还是集中在前期休整的板块,水泥股逆势上涨,巢东股份(600318,股吧)在昨日涨停的基础上盘中再冲一个涨停,同时可以看到,水泥股均有不错表现,太行水泥(600553,股吧)、四川金顶(600678,股吧)、冀东水泥(000401,股吧)、海螺水泥(600585,股吧)都有所表现,整个水泥板块的人气已经再度被激活。煤炭板块大部分个股出现高开,终盘股指快速下行后,该板块仍能维护红盘,其中露天煤业(002128,股吧)、西山煤电(000983,股吧)等个涨幅在3%以上,中国神华(601088,股吧)、山西焦化(600740,股吧)等强势股仍保持强势。此外,纺织、摩托车、仪器仪表、有色等板块维持红盘,而医疗器械、船舶制造、外贸、环保、传媒、食品等板块调整幅度相对较大。
如何看待周二的调整中阴线,究竟是反弹夭折的信号,还是强力洗盘的信号?机构之间的观点分歧较大。一种较悲观的观点认为,周二大盘上午盘整,午后出现回落,个股大部分下跌,上证指数创出2100点反弹新高以后面临压力,后市不容乐观,一旦收盘跌破2050点则意味著反弹已经告一段落,策略上宜转为谨慎,择机减磅并控制仓位。相对乐观的观点认为,市场对经济数据的预期较差,股指借数据出台钱主动进行调整,避免了悲观数据对市场的冲击,主动调整也是对行情的整固过程,大盘调整并不会改变市场总体震荡盘升趋势,股指调整也提供给投资者调仓换股的机会。
忧心经济数据沪指止步2100
昨日A股市场收盘走低,结束了过去四个交易日的涨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投资者对于周三开始公布的11月经济数据担忧不断升温,引发了大规模获利回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市场走势表现不乐观。”中投证券分析师曹雪锋仍然认为,中央经济会议将是12月行情的分水岭。
分析师表示,如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带来一些超预期的利好政策,甚至是直接针对股市的利好举措,市场乐观情绪或许能从恶化的经济数据中很快恢复过来。
瑞银证券分析师陈李也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本轮强劲的反弹行情可能将终止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之后。陈李认为,这次会议后,出台的政策催化剂或会逐步减少,而投资者却需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既定日程表,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从本周三起陆续揭晓。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亦一直维持在20%以上,但10月份,我国出口增速突然放缓至19.2%,进口增速更是大幅下降到15.6%。
有学者指出,10月份数据差强人意,主要是由于今年前10个月大都是去年就确定好的订单,11月份数据的糟糕程度很可能超乎想象。
不过,华泰证券分析师周林表示,虽然经济数据可能较预期的更差,但股市指数不一定会下跌很多,只要政府能继续给予一些支持,例如中央汇金购入股票等。
周林的观点是,上证指数站稳在60日均线之上,目前技术形态仍保持良好,所以只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带来一些提振经济的好消息,就能对市场形成支撑。
“预计政府将在年底前推出提振经济的措施,以确保明年GDP增幅超8%。”天相投资分析师吴峰认为指数或在公布11月份数据后恢复涨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