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一个利益杠杆撬动大学生就业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2-05 09:15:22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教育部与有关部门日前出台四项措施,其中有: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基层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12月2日《人民日报》)

  以往教育部门出台措施,网民们总习惯于质疑、批评,而这一次,有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是有贷款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超过54%的受访者认为“此举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在这里,以骂为能事的网络舆论体现出了难得的温和和理性。

  “大学生西部就业,国家偿还助学贷款”的政策,之所以能得到挑剔的网络舆论的普遍支持,就在于它传达出了政策制定者调控思维的转身,即开始懂得利用利益杠杆来配置高校毕业生,以弥合东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严重失衡的人力资源结构。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同样无法回避的是:它始终伴随着结构性失衡这个矛盾:一方面是人才虚置,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沿海人满为患,毕业生就业成本及难度不断攀升,以至前不久广州一家肉制品厂开出10个卖猪肉岗位,竟有一千多名硕士毕业生竞争;另一方面是广大的西部地区人才断层,不少单位求贤若渴,但就是招揽不到大量的高素质毕业生。

  这个矛盾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一大症结,它一日不解决,大学生就业就难言乐观。而矛盾的形成有其历史成因及现实利益等问题,要解决它,单靠高校、企业或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也不是号召学子“到西部去”就能奏效的。

  大学生就业已是市场问题,就需要有力的市场手段回应之——当下能有如此力量的,非政府部门莫属,动之以利,用利益杠杆引导高校毕业生不再扎堆大城市。具体说到“大学生西部就业,国家偿还助学贷款”,它无疑是毕业生与国家之间的一次契约:前者履行到西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义务后,就可享受后者代偿还助学贷款的利益。

  这个契约有国家信用作担保,执行起来各方都没后顾之忧,履约人及其家庭由此从债务中解脱,西部得到想要的人才,国家缓和了大学生就业矛盾,可谓各得其利,各安其分——利益杠杆得到国家强有力的助推力后,它可以自行解决很多市场问题。

  “大学生西部就业,国家偿还助学贷款”给我们启示: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已不再耻于谈利、逐利,只要合法,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在利益杠杆能撬动的领域,无须政府部门采取其他成本更大的特殊手段,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作者:    来源: 荆楚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