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在今年珠海市1000多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统考的考生中,在校大学生占了报考人数的62.6%。目前,为提高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行列。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日益多见。
笔者以为,在校大学生热衷考职业资格证,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用人观正在变得务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转变。曾几何时,企业用人一味强调高学历,仿佛只要有了高学历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岗位能力,以致出现“学历大过能力、文凭高过水平”的现象。
然而,现在不少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更加务实,不再唯学历至上。俗话说,“宝剑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如今,高级技工无论在初始薪资还是加薪幅度上,超过博士毕业生的情况已不鲜见。有企业甚至放言“三个博士也不换一个高级技工”。科学地认识人才和任用人才,企业用人观的这种务实转变,是对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正确导向。
长期以来,读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所谓好工作就是摆脱体力劳动。这样的就业观念,左右着人们求学的选择。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实现了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与此同时,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却十分缺乏。在校大学生加入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行列,对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文化结构,对研究型人才重视实践技能,都是良好的契机。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本来意义,但在升学竞争的影响下,学以致用却异化成了学以致考,以致很多学生读了很多书,拿到了很高的学历,却不知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或者能够做什么事。如今,在校大学生主动加入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行列,反映了“先生存、再发展”的就业观念正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接受。
同时,在校大学生加入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行列,也应当引起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士思考,如果普通高校的学生通过短期培训就可拿到职业技能证书,那么,作为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其培养过程中的技术含金量,就要考虑提高和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