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名校光环不是求职的法宝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1-28 09:46:12

  近日,英才网联合数字一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一项针对1074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名校光环在求职市场中逐渐减弱。在谈到成功就业的原因时,只有8%的人认为是“学校好”,而认为“父母有些关系”和“朋友推荐”的比例,也仅为11。4%和5。7%。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48。9%的人把成功就业的因素归结为“经历了很多次面试”。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已经从单纯追求名气,或是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对于广大的没有人脉的草根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好事‘对于那些没有上过名校的学子来说未必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社会的对于人才的眼光,和对于什么是人才的认定,再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名校上,因为那个上名校的毕竟是少数,而社会的精英也不会仅仅是属于有名校身份的人,那个有名校的求学经历的确是好事。但是当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非都是出自名校的。因为企业或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员工是为了完成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企业或是单位是要得到一个高素质的员工,是为了企业的生产或是销售,不是一个研究机构,更不是一个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的时候,会发现没有名校名头的学生,似乎会更容易管理一些,一是,这些单位的管理者,未必是名校的毕业的,或者是根本没有什么名校的求学经历。他们的心理压力会相对小一些;此外,非名校的学生,因为这是自己的一些“先天”“不足”,,因此就会比较谦虚,就会有奋起的精神,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出身,就没有足以炫耀的资本,因此能够有一个份工作,在当下心中也许是无奈之中的满足。因此,求职的祈求就会比较实际,而且当年也有一些单位拒绝北大、清华毕业生的启事,而在当时似乎是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炒作的手法,而实际上真正好用的一定是非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是被人认可的。

  因为学历背景不能说明一切,一纸毕业证书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继续学习和能力,是对一根工作恪尽职守积极努力的态度,因此一些企业以为,态度能够说明一切,因此,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已经逐步改变了对名牌大学毕业生来者不拒、对非名校毕业生置之不理的做法,而是更看重个体的实际能力。据了解,200 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总数将突破21万人,创近年来最高。为尽量避免毕业人数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不利因素影响就业,因此北京市教委要求各高校全面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鼓励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和西部就业。

  在这个影响不问出处的年代,不要老在是否名校上做文章,因为这本身就是社会观念上的痼疾,也是一些人以为上了名校,就等于什么好工作高收入的想法,显然的已经和时代的观念有距离的。面对金融危机,面对明年近600万大学生的就业严峻局势,如果不转变观念,如果依然是在用过去的观念来决定自己的就业倾向,那么i就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摈弃过去的观念,即使你是名校毕业也是需要端正态度,因为名校的知名度,可以具体到你身上,但是又不是全部就你就是名校的象征和代表,;而那些非名校是学子,也许你的非名校的身份,会使你更加勤奋工作,使你更加具有团队精神来积极投身于工作之中,这样的一种观念的体现,或许真是你能够成材的一个根基。

  在求职中,因为人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所选定的人材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具有谦虚精神,具有潜力的人材而不是解题的高手,不是书卷气十足的学生,而是具有职业身份的人,是一个社会所需的人,因此,真正能够投入社会的人,不是什么是名校就可以融入社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面对现实,打造自己的形象,是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具有可塑性的一个为社会所用的人。为此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名校的光环渐渐退去,说明了社会开始理性起来,而大学生如果不理性面对现实,最终苦恼的还是你自己,因而,勇敢面对现实,对明天充满信心,相信今天的困难中终究可以克服的。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