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言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谁都拥有“此刻”的时光,也拥有美好的理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此刻是如何利用的,也不想知道此时的自己在做些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有的是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当然,如果你心无目标,浑浑噩噩,只想让时间消耗得更快,那你最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就是进入梦乡,在梦境中追寻曾经想要拥有的一切。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敢说,你的梦一定会很美,会让你陶醉,会让你流连其中不愿醒来,会让你在梦中都不免感叹:要是能活在梦里该多好啊。但是,除了做梦,你也不会再有其他的收获了。你所拥有的,只是虚幻的梦境。
也许,你也有梦想,你也曾豪情满怀,你也曾驰骋在梦想的快车上希望尽快到达胜利的彼岸。遗憾的是,你也只是想想而已。除了想,你没做过别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努力。年轻的你,更多的时候,可能都是在梦境中度过。所以,除了做梦,除了畅游梦境,你真的没得到什么。你的一切理想和期望的前景,都化作了梦中的美丽。
然而,相信很多人不会甘心就这样,不会想让年轻的生命在梦中一点点地消耗掉。毕竟,徜徉于梦乡,再好的理想也只是幻想。所以,如果你真的有理想、有壮志,那你就应该尽快地从梦中醒来,趁你还年轻,多为理想的实现做点什么。
林肯在年轻时就下决心成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并和朋友讨论他的计划。他说:“我想学习所有那些被人们称为‘科学’的新东西。”
林肯告诉好友:“我和伟人交谈过,我并不认为他们与其他人有什么区别。”为了坚持演讲练习,他经常走七八里路,参加辩论俱乐部的训练,并把这种训练叫做“实践辩论术”。
他还听取格雷厄姆校长的建议,努力学习语法。当时,在他所在的地方,要想学习语法,只有去10公里外的一个小镇。林肯步行从那里借回了所要的资料,从那时候起,一连几个星期,他都把所有的休息时间用来掌握这些语法。他经常叫朋友监督他来背诵,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他就向格雷厄姆先生请教。最终,他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也促成了他学习的成功。
其实,不论是谁,只要你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你就离自己的理想近了一步。
哈佛学生之所以具备一流的素质,在于哈佛不但给予学生知识上的教授,更注重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合理地分配这有限的资源使之成为实现理想的助推器,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仔细斟酌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毕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尽早学会应懂得的知识并不断为其更新换代。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其实,在我看来,虽然说业余时间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那么重要,似乎是做任何事情来消磨都可以,但其实却是大有讲究的。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的确,在步入信息化社会,拥抱知识经济的时代,必然要求我们压缩或者是占用业余时间来为自己充电。因为在竞争无孔不入的今天,哪怕是在业余时间,我们也都能嗅到一股知识和金钱的气息。
纵观成功人士,他们都对业余时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在业余时间做出了成绩。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能够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他说,有的人天分很好,但一生却无所作为,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多休息,多享受,从来不想着怎样让自己更前进一步,时间长了,也就落后了。
我们都知道,滴水成河,积少成多,如果能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努力,那日积月累,就会有不小的收获。现实中,很多成就其实都是在业余时间内取得的。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欢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做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就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训言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富兰克林曾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莎士比亚也说过:“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所以,无论对谁来说,都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认真着眼于现在,因为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的确,每个人都生活在今天,因为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因此,怎样把握今天,让今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有对今天做过什么规划,所以,今天对他们而言,也就是一个生命的过场,如流动的河水,悄然逝去不留痕迹。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说要珍惜时间,但是,当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很多人又在抱怨自己浪费了时间。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珍惜时间呢?怎样做才是珍惜时间呢?最简单的说法是,珍惜时间,就要珍惜一点一滴、分分秒秒。就要从今天做起,从此刻做起。
因此,哈佛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校时汲取知识、抓紧时间进行能力的训练。哈佛学子也认为,与其抱怨过去的虚度,坐待明天的到来,不如奋起努力,把握今天。因为今天就在眼前,珍惜今天,不仅可以弥补昨天的不足和遗憾,更能为迎接明天做好准备。
在华盛顿街区的一个屋檐下,有三个乞丐正在聊天。
一个乞丐说:“想当年,我用10万美元炒成了百万富翁,要不是股票暴跌……”另一个乞丐说:“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啦,还提呢。看着吧,我明天早上到垃圾筒里看看,也许那里面就有张百万美元的支票,哈哈……”第三个乞丐没有言语,他独自走到别处,因为他必须先填饱肚子。而此时,那两个乞丐还在回忆着自己辉煌的过去和构想美好的未来呢。
第二天早上,当人们起来时,发现两个乞丐已经没气了,而那个寻食的乞丐,正吃得香呢。
哈佛的哲学教授耶曼逊说过:“你能把握的只有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他告诉学生说,与其整天生活在美好的想象中,不如把那种美好带回到现实中来。因此我们认为,既然上帝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今天,我们就要好好去体验,去珍惜。
有一首诗说得好:
不要为昨天叹息,不要为明天忧虑;
因为明天只是个未来,昨天已成为过去;
未来的不知是些什么,过去的只能留作记忆;
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的拥有。
今天,是你冲锋的阵地。
缅怀昨天、把握今天、迎接明天;
昨天是成功的阶梯,明天是奋斗的继续。
我们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将昨天、今天和明天比作一串链环,那么,今天毫无疑问就是这条链环的中心环节。把握不好这个环节,不管你的昨天是多么辉煌,也不管你的明天有多宏伟,对现在的你来说,都是不现实的。正如惠特曼所说:“我现在这一分钟是经过了过去无数亿万分钟才出现的,世上再没有比这一分钟和现在更好。”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后来,他乘着一艘大海轮去大学演讲,并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人生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要远得多。我要劝告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着去控制一切,而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才是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要时刻记住,你拥有的是今天。你要忘掉过去,把自己的过去埋藏掉,并将明日紧紧地关在门外。你要知道,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的。”他说,为明天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是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而做好了今天的事,明天的模糊前程也就会随之清晰。
很多时候,人们都在说“我明天就……”,总以为明天才是自己起航的始发点。他们往往对明天充满期待,而对眼前的今天视而不见。但是,到了明天,又会期待下一个“明天”的到来,却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对此,哈佛提醒学生说“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而哈佛的学生也说:“在哈佛读书,必须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不会抓紧时间做事,最终会一事无成。
里德是我的朋友,小伙子阳光帅气,但却一无所长,一无所有,生活得很是无聊。有一天,他向我诉说苦闷,希望我能给他的未来指一条明路。
我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里德说:“我都快30了,却还一无所有,你说我该怎么办呢?你能给我指个方向吗?我现在连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找不到。”
我说:“我感觉你和别人一样富有啊,因为你拥有的时间和别人一样多。”
里德苦涩地说:“那又能怎么样呢?它们既不能当荣誉,也不能换顿饱饭……”
于是,我就给他念了我在哈佛图书馆看到的这句话: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我对他说:“你可以去问一个刚刚延误飞机的游客,一分钟值多少钱;你再去问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人,一秒钟值多少钱;最后,你去问一个刚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一毫秒值多少钱?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珍贵的,只要你珍惜它,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那你就不会这么无聊,脚下的路就会慢慢明朗起来。”
这时,里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我给里德打电话询他的近况,得知他已经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了。我想,他已经明白了时间的意义,以后的路他也知道该怎样去走了。
的确,时间是绝对公平合理的。如果你是勤奋的,那你的生命之树上就会留下串串果实;如果你是懒惰的,那你最后只能带着一头白发,两手空空地遗憾曾有的岁月。
我们要珍惜今天,把握今天,就要珍惜每分每秒。因为组成时间的材料虽然看起来微小,但是却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要知道,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时间可以成全你的想法,也可能毁了你的计划甚至理想。就像我在前文中说的那样,延误飞机、死里逃生、与金牌失之交臂这些看来偶然的事,其实都是那一分一秒所起的作用。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能够做到珍惜时间、把握今天的人。
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如果想成功,就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而在他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做出杰出的成就,与重视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看过一个关于本杰明的故事,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次,本杰明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
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漾着微波。
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其实,珍惜了眼前的每一分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哈佛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会改变,但时间却依旧年轻。如果任其荒废,那即便是搭上整个生命,也是耗不起的。所以,不要在走过今天的时候扼腕叹息,也不要在明天还未到来的时候满怀豪情。只要把握好今天,做好今天该做的一切,让今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你的生命就有了光彩,就有了无与伦比的价值。训言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有人说,世界上最长的是时间,最短的也是时间。说它长,是因为它永无止境;说它短,是因为它转瞬即逝。所以,很多人都为时间的流逝而惊慌。在他们眼中,时间匆匆走过,而自己所拥有的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很多朋友告诉我说,他们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利用时间的好时机,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因此,他们常常感到无论自己做什么事,都为时已晚,都已经来不及。但是,他们不知道,有些时候,事情的本质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很多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却是最早的时候。我的看法是,只要你真的想做。只要你有做事的激情,任何时候都不会晚。我一直很崇拜建筑师安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决心,一种不因年老而放弃事业的勇气。
安曼曾经是纽约港务局的工程师,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虽然他并不情愿。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因为毕竟年龄已大,很多事情再做怕是来不及,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办公楼开到全球的各个角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建筑史上的奇迹。
离开条件优厚的港务局后,安曼不同于其他的退休者,他没有选择用养老金安度晚年,相反却觉得自己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安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设计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在退休后的30几年里,他实践着自己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尝试的大胆和新奇的设计,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典: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伊朗高速公路系统;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这些作品被当做大学建筑系和工程系教科书上常用的范例,也是安曼伟大梦想的见证。86岁的时候,他完成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作品——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韦拉扎诺海峡桥。
在安曼看来,旧的结束等于新的开始。只要你有努力的激情。那么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为时已晚。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全力以赴、坚持不懈,那么即使你已一息尚存,也永远不会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