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13岁男孩身患尿毒症父母争捐肾 昨日手术成功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1-19 10:35:49

13岁男孩身患尿毒症父母争捐肾 昨日手术成功

 

东北网双鸭山11月19日电   昨天上午,身患尿毒症的13岁安徽男孩小阳(化名)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从今年五一查出小阳患尿毒症,直到昨日手术,他的父母在近半年内,一直抢着要给儿子捐肾,最后还是身体条件更好的妈妈胜出。

 

●13岁儿子患了尿毒症

儿子生病以前,家住安徽萧县杨楼镇的侯海燕,家境虽不富裕,但夫妻和睦,孩子好学,她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快乐和烦恼。“女儿16岁,上高一,儿子13岁,上六年级了”。

儿子听话懂事,学习很刻苦,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前几名。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自上小学三年级起,小阳就独自一人到离家30公里外的县城读书,“那时他还不到10岁,两星期回家一次,在学校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侯海燕说,儿子从没让她多操过心。

为了给孩子挣学费,小阳9岁那年,丈夫陈强到南京打工,第二年,侯海燕也跟去了。

今年“五一”小阳放假回家,一直呕吐、拉肚子,就打电话给妈妈。侯海燕一边让孩子跟着奶奶先去看病,一边立刻买火车票往家赶。从当地卫生院到徐州市的儿童医院,又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尽管侯海燕夫妻俩一直不愿相信,但还是得接受现实——儿子患的不是贫血,而是慢性肾衰、尿毒症。

●父母争着给儿子捐肾

花了十几万元,小阳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医生说,治这种病只有两条路,除了透析就是换肾。”陈强说,透析只能维持小阳的生命,要想彻底改变小阳的命运,只能进行移植手术。

孩子太小,夫妻俩看到一位做过肾移植手术6年的工友非常健康,才决定让儿子接受肾脏移植,随后慕名来到郑州人民医院。“我们夫妻俩都想给孩子捐。”陈强说自己是父亲,身体结实,不能让妻子也挨一刀。但侯海燕说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不愿让他动手术。两人争执不下,最终决定都去配型。幸运的是,两人都符合条件,但陈强有肾结石,“要给就给儿子一个最健康的肾”。陈强终于同意让妻子捐。

更加幸运的是,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全国青少年肾病救助行动“天使之源”全国唯一定点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将小阳的事情上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后,红基会也尽最大可能帮助孩子,为他提供了5万元的医疗费。

●麻醉前儿子说“妈妈,我爱你”

昨天8时30分,母子俩在病房里相互打气。“每次看到孩子透析后痛苦的样子,我的心都碎了。”侯海燕说,看病期间,懂事的小阳几次说“咱家没钱了,不治了”。“怕我们担心,每次问他透析难受不,他都说‘一点儿也不难受’。”怎么会不难受?小阳的病友杨先生说,那种痛苦,大人几乎都承受不了。

昨天上午是侯海燕第一次动大手术。但她说,为了儿子,她什么都不怕。看着护士为妈妈扎针,小阳趴在床上静静地看着,突然伸出手紧紧握了一下妈妈的手,母子俩相视一笑。

“没事,你要放宽心,医生说手术没问题的。”陈强一边这样安慰着妻子,一边跟着护士目送妻子进了手术室。

送完大人,还有小孩。陈强俯下身子抱着儿子鼓励他:“要坚强一点。”10时,小阳被送进了手术室。一直没正面跟妈妈说“感谢”,在术前准备时,他终于害羞地说:“谢谢妈妈,我爱你。”小家伙还做出“V”字手势让爸爸放心。

上午11时30分,侯海燕手术完成。“医生说很成功,放了一半心”。虽有姐姐照看,守在手术室外的陈强还是隔十几分钟跑到病房一趟,看看妻子的导淤血管和导尿管是否正常。

●移植后孩子体内有三个肾

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下午1时40分,小阳终于被推出手术室。陈强上前看着儿子,儿子冲他灿烂一笑说:“一点不疼,我在里面睡了好几觉。”“手术非常成功。”郑州人民医院肾移植科主任曲青山是侯海燕的主刀大夫,他说,小阳已送到重症监护室。

手术时,一组专家先将侯海燕的右肾取出,然后火速送到小阳的那个手术室。对此,负责给孩子装肾的主刀医生苗书斋介绍说,孩子的肾没有摘除,直接在他右下腹阑尾附近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将他妈妈的肾放进去。由于孩子的血管太细,对接血管时非常困难,他们想办法把血管接在靠近髂总动脉血管稍粗的位置。“现在孩子体内有三个肾,但只有妈妈给他的这个管用”。

据曲青山介绍,术后由于孩子免疫力弱,术后排异反应发生几率比成人高。因此,小阳还要挺过排异关、感染关才能出院。

 

读一送一 61岁安徽母亲也给儿子捐肾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在省人民医院,一位61岁的母亲,为救儿子,毅然把自己的肾捐了出来。

母子俩来自安徽。儿子李伟(化名)患有严重肾衰。在肾源奇缺的情况下,61岁的母亲孙凤(化名)甘愿为32岁的儿子献出一个肾。

术后第4天,李伟肾功能恢复正常,孙凤术后第3天已能下床活动。

作者:    来源: 大河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