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一把大火,让世界失去了四个花朵一样的姑娘。继汶川地震之后,这一惨剧又引发了人们关于安全减灾的讨论。当然也有人有意无意间,认为是这四个已经成人的女孩过于慌张,结果导致惨剧发生。
死者已矣,不管怎样都要给她们宁静和尊重。对生者的拷问却不能仅限于呼吁全国性校园防火安全大普查,或者再来一堂公共课。据报道,这次火灾是由于学生不当使用“热得快”。于是,很多大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收缴。不仅“热得快”,电炉、电热毯等均在其中。坦白讲,住过集体宿舍的人都不乏使用这类电器的经历。甚至违规用电已经成了宿舍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至少也有十几二十年。收缴、偷着用、再收缴、再偷着用……学生同舍监、保卫处的猫鼠游戏就在这循环往复间,被一届又一届学生上演。
难道是学生不知道这样有危险?非也。有初中物理水平的人就明白不当用电引发火灾的道理。可为什么明知故犯?学生不要命了?非也。因为使用这些电器的确能带来好处——打水的开水房太远,“热得快”很方便;宿舍冬天漏风太冷,电热毯简直就是必需品;半夜饿了有炉子可以煮东西吃……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但是却没有人问一问,为什么,我们的校园不能满足学生们一些基本的需要?
几十年前的大学生顶风冒雪穿越几乎整个校园去打热水,是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大学,有钱修大楼、拼硬件,却没钱给宿舍安个茶炉?遑论有的宿舍楼还维持着很多年前的老旧电表电线,人为制造了安全隐患。有热水用,有暖和被窝睡,有条件使用各种必需的电器……现在的学生有理由过得比前辈更好。事实上这些要求也并不过分。
试想,学校在忙着盖楼的时候,如果能分出一点心思,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从学生需要出发去考虑一下宿舍的问题,那么上海商学院的悲剧就有可能避免。让学生住得舒服,才是违规用电问题的终极解决之道。如果宿舍就有热水可打,谁非得用那个“热得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