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希望小学成摆设的背后是爱心资源乱配置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1-17 09:47:56

  中国人对于爱心的“使用”观念当变变了。

  我们固然感谢那些为贫困山区捐款建希望小学的爱心人士们,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慷慨解囊,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才多了一个受教育的便利机会。但值得提出的是:每一所建成的希望小学是否都能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如果达不到,是否还有建设的必要?

  比如,给一个只有10几个孩子的村子建一所诺大的希望小学是不是浪费?

  比如,两个人口甚少相邻不远的村子连建两所希望小学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

  在希望小学的捐建问题上,为教育捐出来的爱心款是否也该权衡一下建与不建的必要性?

  在我们过去看到的新闻中,某某老板某某人士经常只是依据媒体报道某个地方如何如何贫困后,便开始使用自己的爱心,向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奉上爱心款,要盖一所希望小学。至于那个地方究竟有多少孩子,有多少教育资源,捐资者根本不去理会,几乎都表的同样一个态:“我出钱,你建就得了。”

  结果,爱心堆起来的希望小学于是四处开建,可几年过去后,由于生源严重不足,一些希望小学自然也就成了诺大的场所只有稀少几个孩子。更严重的是,一些希望小学因为没有学生而遭废弃。

  这不,长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就有58所希望小学成为爱心人士一腔热血在大山里的豪华摆设。或卖给农民种庄稼、养猪养鸡,或作为村委会办公之用,或一片荒芜。离谱的是,仅长阳一个县就曾建了76所希望小学。

  无独有偶,据说四川地震后社会上对于北川中学的重建呼声很高,来自海外和国内的捐款达到了数亿元,而根据捐款者要求,这些钱都必须用于北川中学的重建上,要把北川中学重建成全国设备最完善校舍最漂亮的中学。四川收到很多定向捐款,有的学校要不完那么多钱,有的学校虽然是危房,但因没死人,没有报道,所以也没有得到捐款,不知下步怎么办?现在要把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完,缺口很大。可究竟有没有人考虑过投入数亿元重建北川中学的必要性?假设重建后的北川中学到时候上千间的教师和各种完备的设备相当部分因为生源不足而被闲置,这种淹没在爱心里的明显浪费究竟是好是坏?

  建一个能让爱心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益的北川中学与建一个豪华地标最后有力无人使的北川中学究竟哪个更好?十年二十年后,莫非要让北川中学重现长阳58所希望小学今天的命运?

  爱心是资源,爱心款也是资源。我想,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爱心资源的使用配置应该更实用主义一点,发挥爱心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应该成为爱心捐资事业的一个开建标准。对于希望小学如此,对于其他爱心事业,同样如此。

作者:    来源: 荆楚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