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警方:诈骗案尚在侦查中
10月31日,记者赴海林市对“赴韩国就业”诈骗案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采访。
徜徉在海林小城的街头,街面上琳琅满目的店铺令人眼花缭乱,之所以有这样的视觉效果,是因为店铺牌匾上的文字都是中韩两种文字对照书写,有的牌匾甚至只有韩国文字,而没有汉字。初到海林,便深刻地领略到了这座颇具朝鲜民族特色小城的魅力,也领略了这里与韩国至深的亲缘关系。
海林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海林全市仅有44万人口,有3.7万朝鲜族人,占总人口的8%。在3.7万朝鲜族人口中,与韩国有亲缘关系的占朝鲜族人口的11%。
得益于亲缘关系,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海林市赴韩国探亲、打工渐成潮流。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94年,海林市赴韩国劳务人员仅有400多人,到2007年底,已经发展到8900人,年收入4300多万美元。
对于“赴韩国就业”诈骗案,当地警方表示,该案处于侦查阶段,“待案件侦结后会择机向公众公布”。
据海林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件引起了海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两名副县长专门负责处理涉案的相关事宜,切实保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在上周四(10月23日)两名副县长还专程到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就与此案有关事宜进行沟通。”该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该案还得到了国际刑警组织、公安部、省公安厅的重视。目前,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部门、黑龙江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和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三方正在国内对该案进行调查。并对有关嫌疑人采取了限制出入境措施。
诈骗案有千余人受害
据海林市政府有关人员介绍,此案是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在受理了有关“韩国就业”诈骗的信访后浮出水面的。据该人员透露,此次事件受害者人数达到1000多人,损失金额高达1400万人民币。受害者为筹集所谓的“就业手续费”和“韩国语学费”花费了巨额费用。
据海林市处理该案工作组有关负责人介绍,韩国人“A某”制造假公文,虚拟自己是青瓦台直属战略研究所所长,谎称自己同韩国原执政党人士关系甚密,并向人展示同这些人的合影照片等手段,骗取了中方劳务输出公司的信任。
记者了解到,媒体报道中关于“海林市某劳务输出公司代表、中国朝鲜族人B某”,实际是海林市林海对外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林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凤春,而受害人均为该公司负责招募的“赴韩国就业”人员。涉及海林、哈尔滨、辽宁、吉林、上海等地的众多中国公民。
海林市政府有关人员说,“林凤春也是被‘A某’所欺骗,并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目前,韩国警方已将“A某”控制,另一同伙韩国人李某被中国警方抓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