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建龙的“多米诺效应”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1-06 15:26:12

  东北网双鸭山11月6日电 走进黑龙江建龙,人气升腾,旺气鼎盛。

  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管理者在谋划,寻求破题的举措;员工们在奉献,为发展倾心倾力。走出黑龙江建龙,回味悠长,感慨良多。

  凝聚力、核心力、向心力、感召力、吸引力、战斗力,来自黑龙江建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理念,来自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真诚 真心 真挚

  建龙来了,为黑土地带来了它的“多米诺效应”。

  为建龙服务没有“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建龙;用建龙精神服务建龙,用建龙速度服务建龙!

  黑龙江建龙忘不了:自己的迅速崛起得益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满腔热情的欢迎和竭尽全力的支持;得益于双鸭山全国一流的投资软环境和市委、市政府服务建龙的零距离。

  黑龙江建龙也知道:自己的迅速崛起也得力于自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今,日益发展壮大的建龙钢铁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满腔爱心,以各种方式回报着黑土地。诚信纳税、生态保护、公益事业、支持教育、安置就业……黑龙江建龙带着使命感,真诚、真心、真挚地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五年来,黑龙江建龙共为国家纳税接近10亿元,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投入环保设施建设资金4亿元,为改善环境尽心竭力。

  五年来,黑龙江建龙累计向社会大型捐助30余次,其中仅向市红十字会捐款就达10万元,体现了建龙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一片爱心。2005年,公司向双鸭山市贫困大学生捐款10000多元;2006年,公司多次组织向社会捐助活动。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情发生后,公司及其员工为灾区捐款达150余万元。

  建龙人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人才是企业振兴的源泉。从2005年至今,黑龙江建龙先后捐资助学60余万元。同时,拿出百万元专项资金,先后在鸡西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多所国内院校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和人才引进基金。

  在双鸭山,建龙的每一项举动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建龙的每一次招工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家奔走相告报名考试,到建龙工作成为年轻人美好的向往,成为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首选。目前,黑龙江建龙安置就业人员5000余人,其中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约2000人,间接就业2万多人。

  建龙的到来,不但解决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还带动了交通、建材、房地产、饮食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因拉动相关产业链、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减轻社会压力贡献巨大,2006年黑龙江建龙被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温暖 温情 温馨

  在建龙,上上下下,没人不知道“光彩事业”的,许多人都成为过“光彩的人”。

  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企业获得的利润中拨出专款致力于“光彩事业”,义利兼顾,扶危济困,回馈社会,建龙人义无返顾。

  为解决特困家庭或出现突发紧急事件的员工提供爱心援助而设立的“爱心基金”,就是建龙“光彩事业”的一个具体体现。

  2008年6月6日,公司员工李永革家中失火,得到“爱心基金”的资助;同年10月,员工赵全福患病,得到“爱心基金”的资助……据建龙钢铁行政处工作人员王胜刚介绍:“爱心基金”设立至今,黑龙江建龙受益员工已达400多人次。

  而下面这个在建龙广为流传、充满感动和温暖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平凡一次。透过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建龙的“多米诺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大学生周海龙毕业后选择了建龙,在炼钢厂转炉作业区当上一名合金操作员。今年4月6日,他夜班后,回寝室休息时突发抽搐,跌到床下后眼睛出血,随即昏迷不醒,后经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脑右颚部肿瘤,须立即手术。

  年迈的父亲向周海龙隐瞒了病情,为救他拿出家里所有的钱,也仅够几天的保守治疗费用。就在这个极其清贫的家庭束手无策,无力再承担沉重医药费时,公司发出了向周海龙捐款的倡议书,仅3天就收到捐款49000余元。

  经过治疗和一段时间的康复,现在周海龙已经重新回到了建龙这个大集体中。

  建龙永远是一家人。因为这个“爱心基金”,建龙每一个员工有了保障、有了靠山、有了希望;因为这个“爱心基金”,建龙每一个员工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

  股股亲情脉脉流淌。烧结厂和轧钢厂,为身患重病的困难员工及家属捐款近万元;焦化厂党支部对病逝员工遗属捐款2万余元,并为其安排就业;公司还向2008年度考取大学的员工子女发放资助金91000元。

  走访慰问困难员工,这几乎已成为黑龙江建龙的惯例。每年春节,公司的领导都会亲自将饱含民营企业党组织关怀与温暖的慰问金、慰问品、救济金送到困难员工手中,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努力工作。

  真情送暖,共筑和谐。这些年来,黑龙江建龙累计向特困员工发放慰问金30余万元。

  人才 人心 人气

  人心齐,泰山移;人气旺,事业兴。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需要、培养人的能力、激励人的进步、成就人的价值”的人才理念,遵循“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价值标准,协调好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间的行动与关系,使建龙自始至终掌控着绝对的人力资源优势。

  黑龙江建龙现有的5000多名员工中,博士和硕士生11名,大学毕业生1500余名;高级职称人员64名,工程技术人员400余名。

  这些人才,无疑是黑龙江建龙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秉承“诚信、共赢”的经营合作理念,建龙与钢铁产业链上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在品牌、资源、资金、市场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

  不断吸收好的合作伙伴并和他们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建龙钢铁建立了一个利益紧密、高度信任的企业群体,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用此心换彼心。如今,中国钢铁集团、中国一重集团、台湾中钢、中化国际、IBM公司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和一批国内知名科技院校都成了建龙的战略合作伙伴。

  仅用短短5年时间,黑龙江建龙就异军突起,形成了年生产生铁130万吨、钢135万吨、螺纹钢100万吨、焦炭100万吨、铁精矿1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钢铁业的新秀。

  科学是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人气也是生产力。

  顺应民意、聚集人气,黑龙江建龙呈现出勃勃生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几年来,黑龙江建龙员工为企业提案近3000件,已完成2000多件,创造经济效益近7000万元。员工们自发组建活动圈170多个,进行180个自主科技攻关主题,给企业带来效益4700多万元。人气,不是人的简单集结和相加,而是人心所向,是人的信任、互助的集合,它带来的效应不可估量。

  黑龙江建龙几年的发展,印证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不是尾声的尾声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注入了优秀的灵魂。

  建龙对社会的责任,建龙大家庭的温暖,引发每个员工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进而这种责任感又感染整个社会,感染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社会人。这就是黑龙江建龙所带来的“多米诺效应”。

  “一个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一天能做的事,而低估了自己一年能做的事,把每一天的事情认真完成,并且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能完成伟大的进步。”

  在此,借用黑龙江建龙高层领导人的话暂作为此行采访报道的结尾。

作者: 杨 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