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下沙金沙学校学生穿上了新校服,校服是家长掏钱买的,校服背后写着大大的“杭州恒大建材市场”几个字,还留了电话号码。校长解释称,之所以印这个一是为了防学生走丢,二是为了感谢建材市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电话号码是校长办公室的。
现如今,各色商业广告无所不在。因此,假如你看到穿着统一印有“XX建材市场”字样服装的小学生,那么,你大可不必认为这是建材市场在大肆雇用童工,这些学生不过是穿着打有“建材市场”广告的校服罢了。
校园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应该与商业保持应有的距离。让学生享有一片相对纯洁和宁静的环境,理应是校方的责任。商业广告堂而皇之地走入校园,甚至还无所顾忌的印上了学生的校服,恐怕不能仅仅归咎于商家的能力太强,而更应检讨校方的失职。
对于校服上“XX建材市场”的字样,该校校长非但不以为然,反而振振有词。校服上的字样甚至被校长赋予了“防丢”和“感谢”等美好的寓意。但这样的理由却实在是太过牵强。假如真是为了防止学生走失,应该在校服上印上学校的名字。此外,建材市场究竟给了学校工作怎样的支持,以至于校方要感激到非在学生的校服上做文章不可?学校究竟得到了建材市场怎样的好处,这背后究竟又有怎样的交易,恐怕都应该公开明示才好,而不能以一句简单的“感谢”一笔带过。学生校服是否成为校方与商家利益交换的筹码,当然也就有接受质疑的必要。
不可否认,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钱,但是,校园却不应该成为处处可以拿来作利益交换的牟利之所。至少,学生的校服不应该成为被学校随意出卖的“广告版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