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村小学隐于云中。26年来,它由一个叫申其军的代课教师守护着。当地村民说,成昆铁路“一线天”大桥是去古路村的起点,没有成昆路之前,沿悬崖攀岩而上是去古路村的唯一方式。2003年开凿出这条“骡马道”后,村子开始了与外界的交流,代课教师申其军的故事也沿着骡马道传了出来。(《华西都市报》10月27日)
悬崖上凿出的一条窄窄的山路,是古路村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经过的上学路,在悬崖上勇敢前行的孩子们深深打动了我。然而,更令人震撼的是,古路村小学的代课教师申其军,竟然独自在这所山崖小学里任教26年,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光交给了这个小山村。
申其军用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换回了山里孩子的明天。他的质朴,铸就了他和山里孩子以及村民们深厚的情谊。因此有网友说,申其军是中国最伟大的教师,尽管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代课教师,还不是正式教师。于是有网友建议,应该给申其军以正式公办教师的身份,因为他的付出和精神已经远非普通的正式教师所能及。
古路村小学所属的汉源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清龙的话可以说是一种解释,他说,“古路村地理环境特殊,我们想过各种办法调派教师过去,但都呆不久。申其军在古路村坚持这么多年,我非常尊敬和感谢他。”教育局曾经想过解决申其军的教师身份,但因为他的学历太低,和政策不相符,一直无法正名,只能考虑给他提高待遇。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现有的政策文件可以说早就有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貌似合理的规定却有着致命的缺陷:教师的高学历固然是确保教师基本素质的要件之一,然而高学历并不能代表教师素质的全部。一些老师尽管没有具备高学历,却比那些高学历拥有者更懂得付出,更加深刻地明白山里的孩子也应该受到平等教育、融入社会的道理。代课教师申其军的独守,其实是对教师本义的独守,因而难能可贵。
中国教育缺少这种独守精神,比如对素质教育的独守,对职业教育地位的独守,对高等教育不宜超常规发展的独守等等。因此,申其军的独守不仅仅是一种守候,更是一种寄托与信仰,给予孩子们以信心和希望,给予中国教育以信心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