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媒体发布了《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报告》,根据该报告,一半以上的未成年人曾经在家挨打,3.5%的未成年人经常遭受体罚。专家认为,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应注意与体罚和虐待区分。
根据《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报告》,3.5%的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经常挨打,56.5%偶尔挨打。该调查还显示,12.5%的未成年人认为父母下手相当重,甚至留有疤痕。数据还显示,未成年人在家中经常挨骂的占14.9%,偶尔挨骂的占68.3%,仅有15.8%的儿童从未挨过骂。在学校中,29.0%的未成年人曾被罚留校,37.8%的未成年人曾被老师罚抄课文和作业多遍。欧打和辱骂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课题组成员孙云晓研究员介绍,在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惩戒的目的是为了让未成年人认识到做错事要负责任,还有让未成年人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但是要注意方法。“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未成年人玩火成灾,法院判处他们挨家挨户向受害者道歉,亲眼目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针对“教育部官员称正当惩戒学生不属体罚”的提法,孙研究员表示,划清两者界限至关重要,同时也很有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