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华南理工大学日前举行第十五届研究生文化节,上千名研究生由研究生会主席带头举行学术道德集体宣誓尤其壮观,并在签名板上签名,以表达对学术抄袭的反对态度。集体签名反对学术抄袭,此举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学术道德更要靠实际行动来维护。
众所周知,由学术抄袭引发的关于学术道德问题的争论、批评和热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抄袭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直接损害了学术道德环境,给学术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事实上,学术抄袭仅仅是极小部分缺乏道德良知和唯利是图的人干的事情,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不可小视。为了追求快出成果、出大成果,一些人在学术论文上抄袭别人的成果,有的甚至造假。为了自身利益,一些人把学术道德放到了一边,屡屡突破道德底线,抄袭、粘贴、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损害了学术声誉,而且还是对认真踏实做研究、做学问的人的一种伤害。试想,通过抄袭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所谓的研究成果,还有谁愿意下功夫埋头搞研究呢。因此,打击学术抄袭、学术造假应该是学术界和全社会坚持做的事情。
学术道德的维护,需要每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努力,只有大家坚持学术道德底线,不抄袭、不剽窃、不造假,提高学术研究者的道德水平,学术道德的维护才能取得成效。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从制度上完善维护学术道德的机制和体系,不给造假者、抄袭者以可乘之机,或者要让抄袭者、造假者付出惨重代价。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规定,德育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在10%至20%,其中“德育”就包括学术道德,学生一旦被查出有论文抄袭的行为,德育分被扣后奖学金就很难拿到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就是一种制度创新。有了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不给抄袭和造假者以机会,也是维护学术道德应该努力去做的。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经过历史检验的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是抄袭不来的,是研究者的智慧和勤奋的结晶。事实上,在此之前,有关维护学术道德的签名活动也搞过不少,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学术道德的维护要靠学术研究者自身来实现,要靠学术研究者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