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零时,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据初步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预计到26日审核最后一天,人数将突破百万,远远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可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不可否认,报考公务员本质是一种职业选择,置于当前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僧多粥少的现实是迫使人们职场竞相追逐重要原因。更无需讳言的是,公务员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国家包下来,社会保障全面而完备。而且公务员掌握着公共权力,支配着公共资源。而在笔者看来,这些都只能算是相对肤浅的表象,最根本最内在的还在于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阙如。
相对于公务员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其“准出门槛”更高。以至于许多人一旦通过公务员考试,在“正常”情况下,“出列“的情况是很少的。只有触犯法律或严重违纪违规,或者“现役”公务员严重超编,不“新陈代谢”党政机构就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或者因招商引资需要,鼓励公务员下海等非正常情况下,公务员才有可能有条件地退出。
客观地讲,无论是薪酬待遇,福利保障,还是社会地位及未来的发展空间,大致相等甚至远远高于公务员的企业和行业并非没有。但“考碗一族”为何不择良木而栖,而单单只对公务员职位情有独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的生存环境相对优越,被辞退的风险较小。而在其他用人单位,虽然个人收益也可能会很高,但其工作稳定程度显然无法与公务员相比。
不难设想,如果在公务员的“归属感”得到满足的同时,适当地增加他们“干不好就得走人”的危机感,建立和健全能者进庸者出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则不仅能使持续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热适当降温,还能将对公务员的选拔运用由招考扩充到公务员从进到出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