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金融海啸进一步袭击的影响,本周一A股市场市场重心再度下移,上证指数更是创出本轮调整新低。导致目前行情处于如此尴尬境地的因素,我们不妨加以总结。内部因素是市场本身依然不具备估值洼地和三季报披露后出现的众多隐形压力在进一步深化;外部因素方面,根据流动性指标分析,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依然在影响全球金融体系。在目前“内忧外患”的格局下,只能借助于利好政策的方针举措来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如何寻找新低后的投资取向就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
新低后如何寻找投资标的
对于周一创出新低的A股市场来说,我们根据新低的成因来分析和寻找新的投资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三季报带来的压力,寻找新的投资目标。第一个方面,如航空、有色金属、纺织、保险、券商、房地产、汽车、食品饮料等板块业绩风险偏大,特别是近期市场表现较好的个股更是面临着回调的风险。此外是受益于提高油价、电价的行业,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业绩下滑的趋势四季度将有所改观,但由于外围因素干扰过大,在整体投资取向上不会多作考虑。
第二个方面,我们从市场本身的客观因素出发寻找隐形风险的根源,如大多数地产股宣布预增,但房地产公司在漂亮业绩的背后,普遍显现出现金流的捉襟见肘。虽然煤炭板块增幅一般在100%以上,然而,进入9月中下旬后,由于石油价格暴跌,国际煤价大幅走低,因此,煤炭股的四季度业绩以及2009年的业绩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金融、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大多属于“反应迟滞”的行业,无论是在经济上行还是下行的过程中,利润增长或下滑都要滞后市场一段时间,反映到股价上也会相对滞后。总之,在宏观经济没有出现转好的迹象之前,周期性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是对隐形风险要格外小心。所以我们也放弃对于此类行业的跟踪分析和挖掘。
目前A股市场跌势依然未止,加上周边市场的不振,给挖掘新的行业机会和选取新的投资标的增加了难度,但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股价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然而,在增速下滑的态势下,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可期,一些行业仍显示出一定的成长性。就目前看,有两个方面相对乐观,也是新低后新的投资取向所在,一是铁路建设等受益于未来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的品种;二是产能持续释放且公司主导产品所处行业前景相对乐观的个股,即便此类个股三季度业绩未能上升,但由于相对确定的乐观前景,此类个股仍可跟踪,如水电设备、余热发电设备、环保设备、新能源等。
政策预期让新热点脱颖而出
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经济周期的冬天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措施呼之欲出。10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核准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在政策的指引下,新的投资取向将脱颖而出。我们结合目前的政策方针锁定了三大板块,第一,铁路建设预期明朗,在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中,我们最为看好铁路板块。在政策预期下,通过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可以突破因投资不足所导致的货运和客运的瓶颈,这也是扩大内需的第一步。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往往会担当拉动国内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帮助摆脱经济困境的重任,建筑业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加上政府的大量采购,导致建筑业板块无明显周期性,这也是其在新低后确定投资取向的原因所在。
第三,为拉动内需,我国今后将采取大规模的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作为基建投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网投资必然会加速,相关设备厂商受益最大。从目前实际投资情况看,“十一五”后三年的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投资额度大约为1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左右,年均投资额为3000多亿元,刺激经济的大规模基建投资一旦展开,首先受益的将是与电网建设有关的子行业。
从目前相关信息看,未来仍会出台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这无疑有利于相关行业的活跃,也为我们的投资取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铁路行业为新低后投资首选
据悉,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达2万亿元,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1.2万亿元。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不管市场如何下跌,铁路板块近期表现十分抢眼,资金明显流入。随着新一轮铁路投资高潮的到来,二级市场上必然会掀起一轮对铁路建设相关品种的炒作,铁路行业也成为我们在新低后整体投资取向三大板块中的首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