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27日电 双鸭山市是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煤炭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鸭山市的煤炭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而作为双鸭山市煤炭产业主力军的双鸭山矿业集团煤炭产量也持续大幅增长,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煤炭,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原市委副书记、矿务局党委书记刘成汉,今年75岁,毕业于辽宁阜新高等职业学校,1953年参加工作,在岭西矿先后做过技术员、段长、副井长,后来担任岭西矿党委书记、矿务局党委书记、市委副书记。他从参加工作就在当时的双鸭山矿务局,可谓是见证了双鸭山矿业集团发展的时代老人。
在谈起双鸭山矿业集团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时,刘成汉老人惊喜地用六个大变化来评价了双鸭山矿业集团三十年的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双鸭山矿区最大的变化,我感觉有六个,一个变化是学习气氛越来越浓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越来越强了,整体职工的战斗力,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这一提高,为我们巩固和发展千万吨局打下了坚实的队伍基础,我感觉这是最大变化。第二个变化是在发展千万吨局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先进的大功能的设备。原来咱们使用的采煤机250是大的,而现在是540,还有700多的!这个力量就大了,原来的煤炭(流子)是50、70,现在是200几,300几。这样设备能力的提高,给我们生产当中的采区设计这些方面就打下一个基础。原来百米工作面感觉好不错了,现在地质条件允许达到了200米、300米,都能拉出来。原来使用的小采煤机碰到小错层,有的太大就过不去了。现在用机器直接就能把岩石害割掉了。所以说大功率的设备和技术装备的高水平,也给生产带来了高水平。技术装备的进步,给我们打下了发展生产的良好基础。第三个变化就是管理理念的变化,就是学先进赶先进,创新前进。管理理念一提高,学习氛围就浓了。
思想的转变、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功能的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让双鸭山矿业集团发展千万吨局的理想成为实现,广大矿工的生活水平也在节节攀升。
第四个变化就是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原来年收入几千元,去年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今年预计能达到两万。第五个就是安全,现在是全员搞安全,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由于大家都抓安全,安全设施,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整个安全水平大提高,为双鸭山矿业集团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六个变化是矿区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矿区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是有文化广场,有文化系统活动组织。有了矿工的活动场所,增加了职工生活乐趣。再一个大家都学习的文化气氛增强了。
提起如今的生活质量,刘成汉老人幽默地说,就连结婚跟那个年代都是天壤之别了,那时,领个结婚证就算是一家人了。而现如今矿区新结婚年轻人的三大件有的已变成了住房、汽车和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