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27日电 1978年,话剧《于无声处》的上演让被禁锢了十年的人们发出正义的呼声。三十年后,这部“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将再度进京,让观众重拾当年的那份感动。据悉,《于无声处》将于11月20日至23日在首都剧场演出。
故事发生在1976年文革结束前夜,青年欧阳平觉察到四人帮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便开始收集、整理、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扬眉剑出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当年《于无声处》进京演出后,在全国广泛传播,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了该剧,成为影响与传承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剧目。
新版《于无声处》的主创阵容依然为三十年前的导演苏乐慈和编剧宗福先。苏乐慈说此次重排该剧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唤醒这一代人对自己父辈所处时代的重新认知,“让我们重新去感受那个特殊年代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真诚的亲情、爱情、友情。”
为了原汁原味再现三十年前的风貌,此次舞台将采用完全写实的风格,原景重现当年中国家庭的布景。红木装潢、时而旋转的吊顶风扇,熟悉的场景能够迅速将人们带进那个炎热沉闷的夏天。
宗福先说,这个戏开始复排时,他还有些担心,因为当年的痕迹有很多已擦拭干净,“但之前这个戏在上海演出了五场,我很意外,效果跟三十年前差不多,很多年轻的观众被感动哭了。也许他们感动的东西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但人和人的感情是相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