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谁来关爱“苞谷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0-22 09:12:26

  贵州省罗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金祥村是全县最贫穷最边远的村子。13年来,代课教师李兹喜只身承担了村小学校长、教师和勤杂工等多种角色,年薪仅是365斤苞谷。

  近年来,他们曾陆陆续续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资助,但李兹喜因为很难考取教师资格证,仍然只能是个代课教师。(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叫李兹喜为老师,似乎他还“不够格”,因为在他的老师名份前,还必须要加上个代课二字,又因为他的“工资”每年只有由学生家长平摊来的365斤苞谷,他只是个“苞谷老师”;然则,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比通常的学校老师更称得上老师的老师,他给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政府与社会,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社会实践”课。

  几块石头垒起来的灶上,铝锅熏得乌黑;学生的书费迟迟收不上来。为了让学校按时开学,学生能按时上课,李兹喜把自家的年猪了,换回500元钱,买回了崭新的课本;半夜里,5岁的儿子李准常常饿醒,哭着说“爹,我要吃饭”。他只好把手指伸进儿子的嘴里,让他含着,拍着他的背,让他慢慢地睡去……这就是一名老师。

  教室里12套课桌椅已经破旧不堪,窗玻璃早就没了,土坯地面坑坑洼洼的。“黑板”是在墙面上用黑漆刷出的一块长方形,有三分之一已经随着墙面的老化而剥落;没有教材,更没有教具。李兹喜找来各种形状的石块,教孩子们认“长方形”、“正方形”,再折一捆小树枝教加减乘除。这些教具,到今天还在用着……这就是一所学校。

  要不是看到报道,还真不会相信有,而实事上,让你不信还不行,尽管他(它)可能是特例,恐怕也并非是绝无仅有。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在一些政府和官员中叫得震天响的时间,算来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再者,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地方的财力都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语境下,还存在这么一个老师,这么一个学校,不能不说是一种现实讥讽。

  “苞谷老师”的这堂“社会实践”课告诉人们,中国义务教育的确实存在很大的软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也并没有成为一些政府和官员的执政诚意。当动辄上亿的“天安门”式、“白宫”式政府办公大楼,什么文化城、标志城拨动而起时,人们有理由追问: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真的把尴尬的教育当回事了吗?“苞谷老师”和那些孩子们,太需要关爱了!

作者:    来源: 红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