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世界风云 正文
“世界粮食日”:关注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0-15 08:44:15

  东北网双鸭山10月15日电 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这一世界性节日,旨在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共同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以及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粮食生产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有30多个国家面临粮食短缺,全世界有8.5亿多人处于营养不良,每年有560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夭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粮食。我国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创造了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奇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粮食安全暂时无忧。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靠天收”。专家预测,未来30年全球气候将有显著变化,不考虑良种引进和技术改良等因素,我国三大农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将减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寒、暴雨、干旱和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事件日趋增多,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我国实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从目前形势看,全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不会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会变,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多的情况不会变。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在紧张中求平稳。确保粮食安全是项艰巨任务,从政府到每个公民都应警钟长鸣。

  这几年,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全国耕地面积,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探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了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长效机制,并采取了种粮直补、免除农业税和农用机具购机补贴等10多项措施。这既是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令人忧虑的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爱粮、节粮的观念有所淡化。有关方面调查,粮食在消费中的损失高达6.3%。据报载,北京一家垃圾分类回收单位,3个月内就挑出垃圾馒头35吨。照此估算,我国每年将有283亿公斤成品粮白白浪费在食堂、饭店和亿万家庭中。真可谓“奢侈之费,胜于天灾!”

  生活富足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浪费。节约等于增产,浪费就是犯罪,居安思危、处丰思歉、惜粮如金、节粮成习,是每个公民必须执守的道德品行和社会责任。为了明天不再受饥饿,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粒粮食!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