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7日电 年初以来,尖山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为目标,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树、宜居”五大工程,使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明显改善,城市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生态格局,并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标兵城市。
青山工程。为保护好市区八大山,坚持生态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层层阻力,加大执法力度,从2006年开始,用3年时间,彻底关闭市区周边所有采石矿山,同时划定了绿线保护线,禁止乱砍、乱伐、乱开荒、乱放牧,对已关闭的采石矿山平整复绿。3年来共关闭采石厂26处,煤井9处,市区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碧水工程。加强安邦河治理力度,禁止乱挖河床、乱倒垃圾,关停了两家有污染的企业,加快河道治理,扩大水域面积,沿河岸实行还林、还草工程,实现“治河、蓄水、复绿、造景”,成为贯穿市区、景色秀美的生态休闲带。
蓝天工程。积极推行集中供热,对城区进行了热网改造。到目前,已拆除了38台燃煤锅炉,50多家企事业单位并入集中热网,500多家餐饮企业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0.2%,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监测总天数的95%以上。
绿树工程。建立生态公益林和封山育林的办法保护生态环境。经过3年努力,在城区栽花种草6万多平方米,植绿化树7万多株,栽花种草10万多平方米,清理小开荒1.2万多平方米,退耕还林105亩,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目前,全区绿地总面积已达17.5万平方米。
宜居工程。加快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新建了安邦花园、春晖、南山、冷库等小区,建成了人民广场、春晖小学等40多项市政工程,投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0多亿元。同时,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实施新农村“三项工程”,先后修建背街巷路、通村公路138条,近5万延长米,清理垃圾18万立方米,改造泥草房300多户,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城建重点工程的分批建成投运,城市骨架进一步拓展、城区路网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进一步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