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虫贴文 正文
不快乐的作家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25 09:31:23

  给伍尔芙夫人(Virginia Woolf)写的传记真不少,谈她的文学,生活,女权观念,文学史观念,不一而足。至于那个布鲁姆斯伯里小圈子,更是给人写传记用的,不光成员都是名人(经济学家凯恩斯、哲学家罗素、诗人艾略特等等),而且彼此关系暧昧,故事多多。

  手里这本传记比较特殊,因为作者贝尔(Quentin Bell,1910-2008)是伍尔芙夫人姐姐的儿子,跟伍尔芙圈里人混得太熟——熟到他自己承认,简直没法写。贝尔下笔有点尖刻,不过第一手资料多多,很难得。

  而伍尔芙的特别不仅在于作品,更重要的是,她在生命后期经历了战争——当然,不是参与而是感受。这也很不一般了,对一颗敏感的灵魂来说,足够让人忧郁不能自拔。古往今来,乱世是常态。

  不过,坚强从来不是她的品质之一。她一生都不穷困,但一直担心自己破产,也怕自己的作品得不到好评,怕到神经质和幻听。不仅如此,她还嫉妒别的好作家比如劳伦斯。丈夫安慰她不要介意批评,要接受这个现实,她想必也乐意,但实在做不到。她把丈夫的评价也看得很重。一次精神危机后,她让丈夫看《年月》,紧张地等他的评价,丈夫看了,觉得是失败之作,但还是告诉她,“非常好。”如果不这么说,也许她会自杀。总之,伍尔芙其人充满作家的弱点或干脆说,人的弱点。虽然她非常精神化,能够藐视物质,但如果没有看得见的文学成就,她是活不踏实的。这个人实在不能算高尚博大有力,但也许这令她不快乐不踏实的虚荣,是成就她的一部分?有些人,偏偏因为自我囚禁而成就。

  其实,即使没有战争,她的生活也是创伤累累。几位朋友的自杀、去世,给她撇下的孤独和悲哀,在传记中都有真切的描述,看得我也唏嘘不已。这本传记里有很多照片,看上去她潇洒优雅,抽着烟,站在花园里,跟朋友高谈阔论。她有汽车,有保姆,丈夫把早餐端到她的床上——看似无可挑剔的环境里,她不能克制地焦虑着,多次精神崩溃。

  在布鲁姆斯伯里中,最后一次聚会,最后一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世界在崩溃。他们那个圈子,自鸣得意、自命不凡,但在生活的离合悲喜中,并没有什么特权。大家都是情感和形势的奴隶。伍尔芙最后的日子里,丈夫给她安排医生,一次次地约。夫妇已经决定,如果希特勒的军队来临,他们就一同服毒。越来越多的轰炸消息传来,一次次地看病之后,她确信自己不会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遗书和自沉。丈夫追来后,看到的是插在河畔的她的手杖。自杀她演习了不止一次,终于成功。

  通常来讲,“名人传记”不仅如同任何写实记录一样写下世态炎凉,还往往因为触及丰富的灵魂和作品,展现了世界的分裂。“布鲁姆斯伯里”圈里的人,泛泛看上去,一个个趾高气扬、孤芳自赏,但走近每一个人看,他们成就自己的过程都不简单,而且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财富。群体是难做的,历史上各种“帮”和“党”,其成员们作为“存在”来说可能互相支持温暖,而作为整体却很可能因关系太紧密、协作而往低端靠。在我看来,“布鲁姆斯伯里”是个特例,其成员的骄傲、个性让他们彼此若即若离甚至相斥。这本身也正是精神世界的缩影:互相不买账、甚至敌对的天才,都有自己的存在理由,但谁也没把这个世界改变到完全是他(她)主张的样子。他们只是各自说服、吸收和改变了顺应他们精神的一小群人。世界总是布满杂色的颗粒,要向谁统一,看来是不可能的。

  拉拉杂杂记录了一些读书的印象,总之是感念世界的复杂和“不快乐”。作家、知识分子往往是不快乐的,甚至从某个角度看,他们都是自寻烦恼之人——他们要么目睹更多的惨烈真相,要么就是因为个人原因,神经过于敏感脆弱。我们周围有很多快乐健康的人,那么如果能够选择,你乐意做谁?

  相当多的时候,快乐来自对环境的顺应;从个体来说,我支持和赞美任何人的快乐,但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如果只知道肤浅的快乐,那么群体的容错力就很低,面对灾难自我调整发展的能力也很低。灾难不可预料,只知快乐的人,从来没有面对过生活之深刻复杂。环境一变,快乐的来源一断,怎么活下去?文学、艺术这类充满痛苦、忧伤和失败感的东西,提供了对生活的解释。人如果不能顺应环境,至少还有内心可以伸展;心灵提供世界的“冗余”,并且是世界的缓冲。我们读过无数这样的故事,某作家养尊处优,可是对世界的绝望感会超过穷人。可见他的内心不能顺应世界。这种不顺应形成的张力,一部分就发泄在作品中,而顺应的人加强着这个世界。

  所以,任何普通正当的快乐,仍然会被支持和赞美,但是面对少数人的不快乐,可以这样去看:他们保护着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力量。

  传记很长,从1882年伍尔芙的出生写到1941年弃世,其实是从她的父母、家族和伍尔芙脆弱易感的童年写起,充满细节,以至于伍尔芙的感情波折——跟男人女人的,跟她最在乎的人——姐姐瓦内萨和丈夫伦纳德的——都显得破碎、无始无终。总结别人的人生是困难的,尤其对丰富的灵魂而言,世界总是布满痛苦的颗粒。

  Virginia Woolf:A Biography by Quentin Bell.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