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花借美人方能红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18 08:18:57

  到国家大剧院看江苏昆曲团新编《1699桃花扇》。舞台上灯光布景,美轮美奂,简洁的道具,漂亮的服装,特别是巨幅的苏绣,分外惹人眼目。演员的跳进跳出,舞台上道具和场景的即时搬动,既是对传统演出的还原,又有现代间离的效果,看出导演的精心与别致。只是剧场的效果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好,和前些日子上海昆曲团来京在长安剧院演出的《玉簪记》和《蝴蝶梦》相比,那时观众的反应,和剧情以及演员的互动,更热烈一些。而《桃花扇》演出到后半场,我旁边和后面几排的观众已经走了大半。

  什么原因?不能说演员不出色,不能说导演不尽力,不能说舞台的布置不光彩夺目。

  演出时间达三个多小时,过长了些,是原因之一。但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出在对原剧本的认识和处理上。如今剧本的删繁就简,足见导演地道的匠心,只是又有些贪多图全,将以前需要的连台演出,毕其功于一役在一个晚上演出完,又舍不得丢弃剧本里所有的情节线,悉数浓缩而呈现在舞台上,难免伤筋动骨。

  同《玉簪记》和《蝴蝶梦》这样情节和人物相应单纯的剧作不尽相同的是,《桃花扇》因融入国家兴亡的动荡历史而复杂了许多。主要人物除李香君和侯朝宗之外,还有众多人物穿插其间,尽显那个飘摇时代驳杂的秦淮风月,不简单是才子佳人爱情的悲欢离合。因此,相对而言,这是一部甚至比《牡丹亭》更复杂而难处理的戏剧。

  如今的《桃花扇》因前半截删去了柳敬亭和郑妥娘几个人物,使得剧情浓缩而干练,突出李香君和侯朝宗的情节线一目了然。但也因为过于一目了然而减少了原剧的丰富性,缺少了同为青楼女的郑妥娘,少了李香君生活环境的衬映和质感;少了说书人柳敬亭,前后的穿插缺少了人物之间必然的联系,特别是最后一场离乱之时李香君和侯朝宗在荒山破庙中相遇,便没有了原作之中人物心理微妙的起伏和沧桑感的如描如画的勾勒,只剩下匆忙的交代,将舞台上观众最喜欢看的戏的演绎,简化为事件的叙述,只是简单告诉观众李侯二人最后出家了这一结局。显然,这违背了戏剧的规律,观众兴趣的减弱,便也就找到了答案。因为观众最要看的戏,没有了。

  《桃花扇》里那把侯朝宗赠与李香君的定情扇子上,李香君头撞桌角,血染桃花时,有一句唱词: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用在这里也合适,观众最要看的是李香君的命运之戏的跌宕起伏,少了这一点,花和美人都难以红。

  由此,我想到,对于传统的戏剧,特别是如昆曲这样古老的剧种,每一出能够流传至今的剧目,都是经过了几百年时间和观众的双重考验,我们还是不要轻易大动的为好。如果一个晚上演出时间有限,可以演出其中的几折戏(在我们的戏剧演出中有这样的传统,如京剧《红鬃烈马》、《龙凤呈祥》等都是演出其中的几折),尽量让其中戏的戏味和戏魂之曲折微妙,充分保持原汁原味,让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多年前,我在台湾看江苏昆曲团演出的《钗钏记》,虽然没有今天《桃花扇》舞台的美轮美奂,简单得只有几把桌椅和一道帷幕,却格外打动观众,以致演出结束后全场雷动,出现久久不愿散去的盛况。在如今新派昆曲热之中,宜应保持一份清醒。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但变化优劣的前提,是对传统的坚守,雪花的美丽,恰恰在于自身的一种颜色,而不在于外表涂沫的五颜六色。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