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络原创 正文
《瞧,科比这个人》连载十一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17 16:26:53

  第11节:少年:费城与意大利(2)

  他就读的学校篮球队教练格雷格·道纳曾说:"他求胜的决心和训练的刻苦,超出我的想象。他的生活只有篮球。"当然,道纳没忘了补充一句:"也许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和同学交往不多。"

  他比同年龄的任何人都谙熟篮球的秘密,他的球感、技巧,对技巧的运用、反应、运动天赋无不凌驾于同龄者之上。在他找不到合适的队友时,他总是最相信自己。

  他有理由不去和周遭交往。当其他的天才选手还自恋于自己的天分和小技巧时,他却被父亲早早传授了正规的职业训练方法。他坚持晨跑、跳绳、举重,用残忍无比的方式磨练自己的篮球技艺。相比于其他仅仅把篮球作为一种运动兴趣的普通孩子,他最初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他视篮球为生命。

  这就是科比少年时血液中的基因。在这个基因里,或多或少带有费城的影子:张伯伦到艾佛森一脉相承的孤傲,独自与世界交战的偏执,以及一言不发的坚韧。这是他在费城、意大利、南加州、休斯顿到处流浪的少年时期所培养的性情。他惯于沉默地担当一切,一如多年以后,奥尼尔离开洛杉矶时,他独自承担所有的骂名,而不加辩白。

  费城是冷面杀神的年轻乐园。他在那里所吸收的一切,使他无论去到哪里,都遵循着一条不通英文的意大利人的处事通则:如果无法正常交流,那就用自己的行动来征服。

  望乡:从加州到亚平宁

  1978年8月23日,效力于费城76人的乔·布莱恩特,有了他的第三个孩子。也许那个秋季他前途无着,忧于衣食,看着孩子,他却能想起在餐厅吃惯的一道"神户牛排"。然后,他给孩子起名叫"KOBE"(中文译名科比),日本神户的意思。

  家庭添丁,喜忧参半。因为作为一家之主的布莱恩特的饭碗正岌岌可危。这与当时的NBA大环境有关。

  20世纪70年代末的NBA众生凋敝,一些不安分的球员忙于嗑药、酗酒、给教练打电话捏造逃避训练的借口。80年代拯救NBA收视率的魔术师约翰逊与拉里·伯德在那时还只是大学生。乔·布莱恩特和当时的大多数NBA球员一样,是NBA这座金字塔的底层劳工。他不是一个举足轻重、坐在家里便有百万合同上门的球员,于是迁徙他乡便成为常事。筹码、龙套、老板们签合同时用来平衡交易的边角料。

  1979年,布莱恩特再次离开费城,带着童年的科比去了南加州的圣地亚哥快船队。这已经是他四年职业生涯中所效力的第三支球队了。

  在南加州明媚的阳光下,科比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拍打篮球的模样。他尚不理解职业篮球的残忍,只能看到那些优雅的、经过剪辑的电视镜头。镜头中,70年代末灯光昏暗的NBA球场,飞速奔跑的球员,形形色色的髭须与发型,投篮时手指若拨弦般的划动。父亲拍打篮球的声音与他的心跳一起,铸成他最初的篮球旋律。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