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52名小学生三年如一日为瘫痪同学补课(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17 10:15:29

51名小学生三年如一日为瘫痪同学补课(图) 

同学们给苟廷新苟(中)补课

东北网双鸭山9月17日电   瘫痪在床的苟廷新突然说了一句“谢谢”。一句极普通的话,却让苟廷新的母亲热泪盈眶。

三年多来,苟廷新的内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这是他第一次说“谢谢”,这是苟廷新对几十名同学三年如一日的“补课接力”的由衷感谢,也是他克服困难生活下去的一个良好开端。

一年级新生突然瘫痪

三年前,苟廷新和其他同学一样,背着书包走进了筑城大营坡的黔新小学。他很开心,在这里他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一起玩。然而就在开学不久,2005年10月的一天,苟廷新突然不能走路了,他的大脑再也无法指挥双腿的移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苟廷新的父母束手无策。苟廷新再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了。本来活蹦乱跳的孩子只能呆在床上,苟廷新很不适应。

“白天我们出去工作,就留他一个人在家里,他的两个妹妹正上小学,也不能和哥哥玩。”苟廷新妈妈告诉记者。孤独的生活里,小小年纪的苟廷新不止一次叹息:“不如死了算!”连生活都丧失了勇气,更别提学习文化知识了。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苟廷新家时,看到坐在床上的苟廷新脚和手都长得比同龄人粗了许多。他坐在床上,双手贴在腿上,一动不动。他妈妈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他只是脚软,不能走路。现在他的手也越来越不听使唤了。  

据了解,苟廷新一家来自黔西县,他父亲在贵阳一家私企打工,一家五口每月就靠他这八百元左右的收入维持生活。因为没钱,一直没有送苟廷新去治疗,至今不知道孩子到底患了什么病,让他不能站起来。

数十同学三年“补课接力”

卧病在家的苟廷新的情况传到了黔新小学老师郭清远的耳朵里。郭清远也是一个残疾人,她决定要帮助这名瘫痪的孩子,让他在病床上也能学到知识。学校里的农民工子弟陈倩、潘广义等同学提出,大家轮流去照顾苟廷新、给他补课。

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经过大家商议,决定由该校五年级下学期或六年级上学期的同学每天派两人去给苟廷新补课,老师们则轮流每周抽时间去检查他的学习情况。

第一年,该校六年级只有10人,第一批补课的同学就在10人中轮流,他们比较辛苦。到了第二年,这一年级学生增加到了15名,今年增加到32人,同学们同样坚持不懈地为苟廷新补课,还经常省下零花钱,一元、五毛地凑起来买东西送给苟廷新。郭清远告诉记者,目前参加过给苟廷新补课的人已经有52人。

爱心接力难以为继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苟廷新的情况越来越好。以前自暴自弃的他,现在每天在家里刻苦学习,虽然他的手不灵活,可写的字却很工整,写得比一些六年级学生还好。苟廷新告诉记者,他也想去读大学,可惜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他很担心自己成为一个废人。他说:“同学们教我唱歌、写字,我很快乐,同学们走后我孤独的时候,就学写字。”

然而令同学们担心的是,现在苟廷新已经学习了四年级的课程,转眼就会学习五年级、六年级的课程,黔新小学的“小老师们”将无法再给苟廷新“上新课”,同学们的“补课接力”也将难以为继。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