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过,商家竞相打出降价广告以促销剩下的月饼。有的说亏本大甩卖,有的则是买一送一,也有说不计成本只求卖完,还有更绝的,剩下的月饼卖得掉就卖,卖不掉就抵员工的工资。月饼为何这般短命?
过节,自是要买些月饼来尝一尝。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了小时候的那股馋劲,甜得有些腻人的月饼,我吃了一个就不想再吃了。自己买来尝鲜的月饼都让人是如此感觉,就甭提用于送礼的月饼了。调查却显示,79.2%的被访者买豪华月饼为送礼。依我看,不管天价月饼、豪华月饼,还是普通的散装月饼,基本上是脱离了吃食的本色,多成了一种节日的装点。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节日一过,月饼的身价就暴跌了。
这倒让我想起了端午节。虽然端午的民俗氛围也大不如前,但还很少见有人说端午节沦为了粽子节。粽子在过节之后的身价没有陡跌,没有成灾,也没有因为过期而被大量地弃置于垃圾桶。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粽子已成了百姓早餐的寻常小吃,而月饼因本身的异化,越来越远离食谱了。
月饼本无罪,罪在借月饼来事的人。要想月饼不再那么短命,首先,月饼还得向粽子学习,除了属于你的节日,可否照样供人们日常享用。其次,月饼还得去豪华化。再者,一个吃食点心的利润空间不宜太大。吃食价格离谱,只会有两种情形,一是顾客被蒙;二是顾客只打算尝尝鲜。时间一久,人家觉得不值,也就不太可能将它当作日常的点心。
月饼要长命,非得祛除暴利,回归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