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在位于西单北京图书大厦前广场的奥运会城市志愿者站点,9名8月份过生日的志愿者合唱生日歌。这9名志愿者最大的38岁,最小的20岁,他们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一起过集体生日。 新华社发(焦伟 摄)
八月十九日,中国著名歌唱家谭晶在“鸟巢”八号安检口旁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为路人指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放飞和平鸽环节播放的歌曲正是谭晶演唱的《天空》。活跃在北京各大场馆、街道的一百七十万各种志愿者,连日来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的赞扬。(8月20日新华网)
北京奥运会特色颇多,有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鸟巢”;有采用了国际首创的空间多面体结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最为精彩的的开幕式等等,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志愿者人数最多。
志愿者不计报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从着装到言谈举止都异常的严格。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人们踊跃参加的热情,在志愿者中既有一百多岁的老人,也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既有普通市民,也有大明星,有七成以上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自愿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不是为了个人的名,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利,而是为北京能举办奥运会感到自豪,以自己的言行来展示祖国的形象。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在这期间,世界不同肌肤,不同语言的人相约而同来到了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国。外国人士来到中国,身在异地它乡,生活习惯不同,环境有所改变,免不了会有陌生感,要使他们宾至如归,除了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之外,人文环境更为重要,而奥运志愿者为众多人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空间,在北京,在举办奥运项目的城市,在赛场,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每个奥运者衣着端正,面带笑容,语言甜润,热情服务,他们就象一张张“名片”,让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人们熟悉中国,了解中国。
志愿者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年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人看一眼忘不了,接触一次难以忘记。从赛场看,很值得一说的是,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上的志愿者,他们靠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和时髦的服饰,他们端庄、优雅的气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面镜子。在赛场外,外国朋友问路有志愿者指点带路,上街有志愿者陪同,甚至手机充值也有志愿者代劳。有事找自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志愿者成了不同语言者的贴心人。志愿者通过真诚、良好的服务赢得各方的赞誉、赢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在不同语言的人眼里,中国志愿者个个都是名星。
北京奥运志愿者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用友好的微笑,用自己的良好风貌感动着各国的运动员、感动着各方面的来宾、感动着社会各界。《纽约时报》说: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志愿者大军,他们对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形象的最强烈信息。这是中国要向全球展现的面容:年轻、有期望、自豪、爱国。奥运志愿者大军是北京奥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夺取了一块最珍贵的金牌,把中国的崭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