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池莉向国人传统的教育思维开炮。8月14日,池莉携新书《来吧,孩子》做客上海书展。池莉认为,国内的家长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读书,上好的大学,然后找到好的工作,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和幸福的,并且认为这是培养孩子唯一的方式。池莉觉得这样的逻辑“非常愚蠢”,她认为成功和幸福不应该用一个具体的物质标准来衡量,只要活得快乐,那人生就是成功的。(8月15日东方网)
事实正如池莉所言,国内的家长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读书,上好的大学,然后找到好的工作,由这“三好”构成的成功观与幸福观,代表着当前家长的主流思维,池莉看到一个真实的教育,至于这样的教育是好是坏,池莉可以对此发表看法,但是绝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凌驾别人之上,自私地认为别人的“逻辑非常愚蠢”。例如,孩子们好好读书难道错了吗?
如果读书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如果读书让孩子们很不幸福,这样的读书确实有错,池莉的观点让人深思。不过,这不能作为“好好读书”有错的理由。家长需要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幸福中成长,可是,如果因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让孩子们不幸福,就认为好好读书有错,这样的观点只是将幸福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唯一标准。放弃读书,也许能让孩子们在幸福中快乐地成长,但不好好读书的后果会怎样?一个头脑简单的人能够舍弃很多烦恼,简单的生活能够得到很多所谓的幸福,但这样的幸福是现代孩子们需要的吗?当国外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时候,我们却因为要给孩子们简单的幸福,不让他们好好读书,而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文盲,这样的教育难道很成功吗?
池莉可以批评当前教育的种种不是,可以对孩子们还在为考试而苦苦努力深表同情,但不能认为好好读书是错了。读书让孩子们受苦,是当代教育机制的错,并不是家长的教育观错了,如果教育能够让读书成为一种快乐,能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这时好好读书还有错吗?池莉的观点让我们看到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正是这样的弊端剥夺了孩子们在读书时原本应该得到的幸福。遗憾的是池莉只看到孩子们不幸福,只看到家长还不断鼓励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不幸福之中,还错误地将父母要求子女好好读书定义为“非常愚蠢”,而不去深究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们读书之苦。
好好读书没有错,错的只是教育机制,如果因为当前的教育还让孩子们不快乐,就用不好好读书去抵制教育,这样的行为只是因噎废食,就如有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制度存在种种不足,就消极考试,以此来发泄对高考制度的不满,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愚蠢。不过,池莉略带偏激的观点却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教育,看到教育对孩子们原本快乐成长造成的扭曲,这应该让人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