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18日电 从全身长满“红点点”到化脓、结痂、脱皮、红肿,再到全身恢复正常,对于金堂隆盛镇36岁的陈长福来说,他的身体就像“蛇”一样,每年要蜕皮换皮10次,每次发病,陈长福都会痛苦地蜷缩在床上,熬着时间等待“脱皮换皮”早日完成,而完成这个周期,他要等待半个月以上。而下个周期,像预约好了一样,会不期而至……
病情:每年脱皮换皮10余次
前日,记者来到陈长福的家,潮湿的土坯房里,昏暗的电灯下,陈长福就蜷缩在地上的一张席子上。听说记者来到,陈长福的母亲蒋秀英“扑通”一下子跪在地上,“救救我的儿子。”59岁的母亲欲哭无泪。
蒋秀英拿起陈长福的上衣,眼前的一幕让人揪心:双手、背部、胸部乃至颈部,都长满了红色的丘疹,有的地方已经结了厚厚的痂,依稀还可以看到白色的脓,还有两处已经脱皮:露出红色的皮肤。
蒋秀英依稀地记得,1990年,那年陈长福18岁,最开始裤裆私处和腋窝,起了红色的“小米颗颗”,然后身上起污点点,不久,红色的点点开始弥漫到全身80%的地方,一周后,红点化脓结痂,三四天过后,结痂处就开始脱皮,全身跟“包谷灰灰”一样,脱皮持续一个星期,全身开始发肿,脱皮的地方开始长跟“奶娃儿”一样的红皮肤,用不了一周时间,就恢复到常人的样子。
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一家人噩梦的开始,这样的一幕,竟然反复持续了18年,而且发病越来越频繁。
求医:各医院说法不一
“脑壳一昏,心里一发热,或者一感冒就要发病。”三婶肖永早就住在隔壁,她常常帮着照顾陈长福。每次发病的时候,陈长福周身就疼,吃不下东西,只能喝开水。长期发病,导致陈长福手指和脚趾都脱落了,平常不发病的时候,陈也只能做轻巧的农活。
从第一次发病开始,陈长福就开始了漫漫的求医路。“最开始诊断为‘湿疹’。”三婶肖永早说,后来又诊断为“败血症”,后来又说是“皮肤癌”,再后来,又诊断为“剥脱性皮炎”,但还是不断复发,而且越来越严重。
蒋秀英表示,这种病也不传染人,照顾陈长福的人都没事。
专家:疑为脓疱型银屑病
“此病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成都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市二医院皮肤科主任路永红表示,陈的病可能属于脓疱型银屑病。目前,这种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既往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
“这种病可以治疗,但容易复发。”路主任表示,患者要到正规的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不能自行滥用激素类的药物。此外,这种病治疗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至对于陈长福“好了又复发”的情况,路主任解释,这与该病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尽管过一段时间皮损可能减轻,但由于病因并没有根除,所以极容易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