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PK掉曹雪芹有意义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30 08:32:00

  【来论】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搞了一个调查,这个号称是“大型调研工程”的活动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四年下跌之后,今年则略有回升。另外,这个活动附带搞了一个名为“我最喜爱的读者”的调查,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韩寒和郭敬明居然挤进了前十位,而曹雪芹和冰心则落选。(《新京报》7月25日)

  这个结果未免让人对刚刚止跌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感到失望。从结果中看,尽管国民读书的风气略有好转,但是,国民读什么书却让人感到担忧。———如果我们的阅读率仅仅是围绕青春偶像一类青春写手的作品来展开,而忽略了经典,那么,这种所谓的进步仍然让人担忧。

  虽然对于媒体和某些机构的炒作行为,我们应该予以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当然,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传媒信息的轰炸早已经将读者的选择权利剥夺殆尽。作为普通读者,不理解和不同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在古人和今人之间,炒作至少应该有个分寸。

  比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这个“我最喜爱的读者调查”,原本是可以将古人和今人分开的。就是说,原本是可以分两组或者三组进行的。这是因为,拿眼下走红的写手们和古人相比,是不严肃的,更是不严谨的。这种所谓的调查,表面上是要进行科学的梳理,真实的结果却因为调查设计的缺陷而让人产生大大的怀疑:曹雪芹在当代人眼中真的就不如韩寒和郭敬明吗?出道仅仅几年的青春派们,至少还没有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和几代读者的选择,这种所谓的调查结果真的就可以说明问题吗?如果这种调查不能说明问题,那么这种调查的意义何在?更何况,还要花费数百万元的经费。

  总的来讲,个人炒作也罢,组织和机构进行调查也罢,思路至少应该严谨。褒贬今人,请不要把古人也牵涉进去。否则,就会闹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