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骂文”及格也是一种进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29 10:01:08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一篇文字写得很优美,主要诉说个人对社会、生活、老师一些不满的作文,开始还觉得语气比较温和,但往后看越来越不对劲,最后完全就是破口大骂老师,连评卷老师都看不下去了。阅卷老师易立(化名)说,开始给这篇作文打0分,但是依据评卷细则规定,经过反复评定,最后给了及格分——36分(据7月25日《华西都市报》)。

  笔者注意到,一位老师针对“骂文”曾表示,“既然这名考生能得36分,至少说明没偏离“生活在自然中”的命题,‘骂’得很有水平。”评卷老师在被骂的“盛怒”之下,不计痛骂之恨,仍然理性地看待“骂文”,并给予评定及格的分数,表现出了为人师者宽弘的胸怀和气度,难能可贵!相关部门应该把这件秩事记录在高考评卷的史册,使之成为佳话广为流传。

  的确,将这篇高考作文的得分用峰回路转、起死回生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并不过分。考生在庆幸高考作文有“凡是零分试卷都要复评”规定保驾护航的同时,更应该感谢我们这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建设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愈来愈加宽松了,人际关系更加包容,民众的言论自由有了实质性的保障和充分的表达语境。可以说,没有如今这种良好的政治民主氛围,即使再给那位考生一百个胆,恐怕他也不敢阡一点牙缝儿,去冒天下之大不韪。

  言为心迹,骂声常常反映民众心声。骂声一般不会是空穴来风,都有一定的客观原由。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当人们的心中有怨气,存在不满,积郁了种种冤屈,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发泄出来,否则将会抑郁染疾,有害于身心健康。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怨太多太深,民众诉求渠道不畅,甚至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将会酿成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重视民众情绪渲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课题。尽管我们对于这名考生破口大骂老师的原由不得而知,就权当它是一种内心不满情绪的发泄,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上纲上线,去深挖动机目的什么的。因此,“骂文”的看点不在于考生的“放肆”不羁,而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老师们能不能扪心自责,深刻躬省。

  应该说,给予“骂文”评定及格分始于政治文明的进步,但决不能止步于此,更不能对此一笑了之。我们需要容人之量,更需要晰人之能,驭人之术,需要构建和谐友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当下,尤其是要注意以此事为契机,举一反三,反躬自省,深刻检讨我们在青年学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过错与不足,检讨社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改善社会管理工作,改革基础教育,优化学生的生长环境,提高育人的标准和质量。

  高考作文是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项全面测试,在语文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考生一般不敢造次。而这名考生围绕“生活在自然中”的命题,主要诉说个人对社会、生活、老师的一些不满,将其理解为大胆直言、善意批评、直击时弊都不为过。而社会管理者和为人师者在挨骂之后,能够番然猛醒,察其失职失责之处,进而推进社会管理和教育改革的话,虽然只得36分,但也值!

作者:    来源: 红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