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24日电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马龙村今年26岁的女青年陈家怡,仅上过4年半学,但凭着顽强自学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默默耕耘10年,竟创作出8部长篇小说共230万字。昨日,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刚刚出版的第二部小说《都市不眠夜》(如图)。
只上四年半学,写出八部长篇小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陈家怡的家。她和62岁的父亲陈敬啟、58岁的母亲熊细枝刚刚从田间劳作回来。陈家的墙壁上,贴满了陈家怡的绘画作品和她书写的格言警句,如“谁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等等
陈敬啟、熊细枝夫妇介绍,他们共有8个孩子,陈家怡排行老六,她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但由于家里穷,家怡读了4年半小学就辍学了。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把父亲的50多本藏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从16岁开始,她开始写小说,每天一干完农活就是看书、写作,日日夜夜不歇。有时候,冬天写得手脚冻得出血都没有停下来。
陈家怡给记者抱出了自己10年来写下的小说手稿。整整十大本,摞起来有近半米高。翻开这些手稿,工工整整而又密密麻麻的字迹,令记者叹为观止。陈家怡称,2006年之前,她没有电脑,全部靠手写。每一部长篇小说从初稿到改写,至少要前后抄写三遍。这些小说总字数约200万字,抄写三遍下来就是600万字以上。
没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要把600多万字手抄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记者简单翻看了这些手稿,见陈家怡写下的长篇小说有《宝藏奇缘》、《歌戏人生》、《剑图奇缘》、《琴声》、《一家有女百家求》、《痴心一生》等8部,其中《出路》一书已于2006年出版,《都市不眠夜》于今年夏天出版。
坚强毅力感动好心人,帮她圆了作家梦
农家女陈家怡坚持创作的故事,在当地不胫而走。鄂州市梁子湖区区委书记熊明新和区委宣传部长邓亚南,多次来家中看望陈家怡,给她鼓励,并送来纸笔。2006年6月,熊明新亲自给陈家怡送来一台电脑。
随后,陈家怡用大约1年时间,把自己的长篇小说共230万字,全部录入电脑中。
陈家怡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她被选为梁子湖区政协委员和感动鄂州十大人物,并获鄂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梁子湖区政府还给陈家怡联系出版事宜。鄂州市龟山铁矿总经理曹亚东闻讯,给陈家怡资助了4.2万元,用于小说的出版。曹亚东对记者说,他曾经在太和镇当过知青,吃了不少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陈家怡在接受采访时称,文学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她曾在这条道路上摔得满身伤痕,但她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她说,“我要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报答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