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炸学校”短片戳中了教育“软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24 08:54:22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日前,有读者反映,网上一则名为《炸学校》的动画短片,在中小学生中迅速走红,可该短片表现出的血腥暴力和不健康主题,让人担忧。(《楚天都市报》7月21日)

  要说,学校本该是学生们的快乐老家,老师本该是学生最可亲敬的人。对于学校,学生们实在是应该满怀感情、无比眷恋才是。于是,当“炸学校”动画短片居然在学生群体中流行传唱时,的确是有些“很哐很暴力”。当然,如今各类恶搞盛行,若是“炸学校”动画仅是网上恶搞,倒也大可不必过分忧虑。然而,当大多数学生都觉得“炸学校”短片“很有趣”,甚至不乏有学生认为“短片把我们的心里话都唱出来”时,“炸学校”在学生中引起的反响显然远不止恶搞一下那么简单,而确实是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共鸣。

  对此,教师“很生气”,家长要“制止”,当然都可以理解。但是真要求解学生对于学校如此之“恨”的成见,仅仅是“生气”,仅仅是“喝止”,恐怕还并不足够。事实上,本该是作为学生增长知识、结交同学的快乐校园,本该让学生们感受到快乐充实并无比留恋的学校,却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怀恨,非要“炸”之才解心头之恨。孩子们的叛逆行为固然是有些过头,但是,叛逆又何尝不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呢?正所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即便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也同样不会无缘无故把恨撒向他们的学校。假如学生们真的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关爱;假如老师们真的与这些孩子进行过深入交流,真正理解这些可能正处于叛逆期学生们的心态,恐怕也不至于让学生对于学校产生如此严重的对立情绪。

  而现实中,学校生活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恐怕只是填鸭式教学的基地,除了学习,便是考试;好不容易放假,没准还要补课。实事求是的说,学校生活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有点象苦行僧般的日子。当“生活枯燥,活得很累”居然出自这些少不更事的学生们之口时,快乐于他们实在是一种奢侈,这也难怪压抑已久的学生们要以如此出格的“炸学校”的方式来宣泄他们的不满了。

  基于上述视点,尽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网上上传和传播暴力血腥短片均是违法行为,可以依法进行处理或打击。但是对于“很暴力”的炸学校短片的流行,恐怕还应慎用堵法,而更应首先反思这股“暴力”情绪的源头,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疏导。事实上,只要学校能够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只要学校能够从教育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爱,只要学校能够成为学生们真正开心留恋的场所,学生们爱学校还爱不过来,又哪里会有“炸学校”暴力短片流行传唱的市场和空间呢?

作者:    来源: 荆楚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