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八成中学生承认自己的暑期生活颓废!近日,记者在广州某知名学生网站上看到,有中学生发帖呼吁广大中学生暑假“戒颓”,100名学生跟帖回复,其中82名表示自己暑假比较颓废,26%承认自己沉迷于网络,包括聊天和游戏,21%承认自己将多数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而睡觉则有18%,泡吧有11%。(据近日《甘肃日报》)
几乎没有哪个学生不盼望暑假的到来,既然如此,学生们不仅应该玩得尽兴,更应过得充实有趣才是。何以到了现实中,相当比例的学生却过起了“颓废暑假”,甚至还是“迫不得已”呢?假如我们仅仅把造成“颓废暑假”的原因归之于学生们身上,认为是孩子们不会安排,恐怕既非事实的全部,也无助于问题的求解。
作为心智、自控力等各方面都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让中学生全凭一己之力来安排好暑假生活,既要玩得尽兴,还要过得充实,显然并不现实。在这方面,家长的引导与帮助显然不可或缺——这其实是身为父母的家长们不容推卸的天职。在国外,在职的父母选择在孩子放暑假期间休假相当普遍,在假期里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更是通行的做法。相对而言,在国内,家长们无疑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这样的条件。在我国,暑假里,家长上班,把孩子关在家里,更多还是一种常态——这与国内年假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有关,但显然,家长引导缺位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要让孩子过得充实,享受到乐趣,社会也有责任。暑假期间,学生们对于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必定大大增加,而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文体设施,却不能充分地满足学生需要。不难设想的是,假如现实中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能够比沉溺于网吧等颓废生活更吸引学生们的话,“颓废暑假”显然不会成为孩子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所以,对于学生们所遭遇的“颓废暑假”,包括父母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其实都有反思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