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写作《时光氤氲的早晨》,成首位摘得该权威奖项的中国人
 |
以日文写作的中国女作家杨逸在获得芥川奖之后表示,“自己有一种被接受的感觉”。 |
|
东北网双鸭山7月18日电 日本文学界权威文学奖———第139届芥川文学奖于7月15日揭晓,用日文写作的44岁中国作家杨逸,作为首位中国人摘得奖归。
杨逸获奖的小说名为《时光氤氲的早晨》(暂译名)。小说以近20年前中国社会变动为背景,小说跟随一名中国青年的足迹,讲述其在风波前后所遭遇的命运和失落。故事最后,男主人公移民到了日本,但“心中依然保持最初的理想”。
杨逸
得奖“非常、非常高兴”
杨逸是在跟一位日本出版社编辑吃晚饭的时候,通过电话接到喜讯的。放下电话以后她心里一直很“紧张”,依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之后,杨逸在她东京的家门外接受了日本媒体的采访,她表示自己“非常、非常高兴,有一种被接受了的感觉”。每半年评一次奖的芥川文学奖,在今年1月时就曾将杨逸纳入候选名单之中。杨逸表示,已经预备好了再次与文学奖擦肩而过,因为她对自己的日文水平还不够有信心。
不过得到了认可之后,现在她感到自己已经“很好地融入了日本”。
杨逸生于黑龙江,原名叫刘巧(音),1987年到了日本以后才开始学习日语。经过在语言学校的学习,她考入了御茶水女子大学,毕业后曾在日本的华文报社任职记者。目前,杨逸一边担任中文教师,一边坚持用日语写小说。
2007年,杨逸曾以作品《小王》获得日本《文学界》杂志新人奖,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
刘柠
“连书名都很有日本味”
文学批评家刘柠告诉记者,以前曾在日本华文报刊《中文导报》上看到过杨逸写的散文。而去年夏天,他曾收到日本刊物给他看的杨逸小说《小王》,读后感觉“风格清新”,随后不久,《小王》得到第138届芥川文学奖的提名,这也是关注日本社会边缘化人群的题材,首次得到主流文学奖的垂青。
不过据刘柠的了解,当时部分评委认为杨逸在架构题材、讲故事上很过关,但在一些微妙的表达上,还没掌握日文中常用而且独特的表达方式。第139届芥川奖杨逸再度获得提名,刘柠认为这跟上一次的受关注不无关系。
在评奖过程中,曾有评委发言,表示对杨逸的要求是“用日本写作的原创日本文学”去看待,并没有将“非日本人、非母语写作”视为选拔的要素。评委之一的高树伸子表示:杨逸描写了“跨越国境之后才能看到的东西,读者从中能看到人类顽强的生活情景”。
据悉,杨逸在出版社编辑的要求下,对《时光氤氲的早晨》做过反复修改。刘柠认为,这本书“连书名都很有日本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