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题目叫做《伟大的2008年》。曾有海外人士为此而诧异:一个普通的年份,如何以“伟大”称之?然而,当2008年已经过半的时候,我们感慨系之:对中国人而言,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而言,这一年以“伟大”形容恐怕还真不算过分。
现在,等待奥林匹克业已上百年、等待与世界握手已经数千年的中国,正凝神聆听奥林匹克钟声的敲响,“鸟巢”正静静等待着来自地球各地的百鸟翔集,倒计时的脚步正越来越迫近……
法国总统在思考了数月之后,决定来北京目睹这个时刻。他说了一句大实话:“这是一场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盛会。”他认为,所谓抵制行为,“是不理智、不负责任的,也不是一个身为国家元首的政治人物所应有的作为。”
是的,世界曾经惊诧,也曾经难以置信:在许多国家曾引发激烈争论的奥运会主办权,在中国竟得到了高达九成以上的民众支持率。是的,在上百年的物件便堪称文物的一些朋友眼中,要理解一个拥有世界最漫长历史的国家和人民,确实困难。奥运会,在中国确实“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悲剧与喜剧,其实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当奥林匹克的花环轻盈地飘向长城时,长城也正在长出沉重的翅膀,不管它拥有的历史有多么厚重,不管它曾目睹多少艰难困苦,它仍然被13亿份对现代化的梦想、对融入世界的渴望有力地托举,在2008这个年份,向着奥林匹克缓缓飞升。
万事俱备,只待奥林匹克东风。
中国人为了奥林匹克的到来,所做的准备,不仅仅是场馆建设圆满完成,新闻中心正式启用,奥运村安排停当,所有的硬件软件全部到位,这准备也包括奥林匹克带来的文化融合、观念融合。多种伟大的文化在相互交流时,有交融,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交锋。如同长城最原始的功用是为了防守一般,中国古老的哲学与文化也鲜少攻击性,在面对外来文明之际,往往习惯于采取守势。但是,改革开放已经洗礼了30年、为筹备奥运已经做出巨大努力的中国,已经学会了主动走向世界舞台,主动修正自己的弱项,主动公开自己正面和负面的信息,主动理解其他的文化与观念,和而不同与海纳百川正在相辅相成。当然,这一份“主动”的努力,对习惯于守势的同胞来说,并非一蹴而就,确实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奥林匹克精神仍然在中国人真诚的欢迎中,与长城肩并肩地站在了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确实正在长出翅膀,奥林匹克为古老的华夏注入了飞升的活力。而奥林匹克的花环,也绽放着梅、兰、菊的崭新芬芳,丰富并博大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哲学内涵。
当奥林匹克安栖“鸟巢”,当长城长出翅膀,这一切景象,让世界和中国更加和谐。2008年的中国,注定因奥林匹克而变得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