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真正的素质教育何时登场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15 09:10:30

  日前,湖北一女生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只能读个独立学院,但新加坡一所大学却在一次面试之后就预录了她,还给了她20万元的奖学金。

  一位在中国大学并不看好的学生,为什么在新加坡大学眼里却成了“金子”,那是因为两所大学选优的标准不同。中国大学,是唯分论。高考学科成绩高的,就是优等生,反之,则是中等、差等生。因为目前,中国评价学生好坏的尺子,只有学分。

  新加坡大学生则不同,他们也考虑学生的学科成绩,但只作为其中的一项。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张孟苏被新加坡大学录取的起因,是因为她无意中帮助老师拆雨篷,然后,在新加坡教师面前,用英语与普通话演讲最近30分钟,说出自己的参加各项大赛取得的成绩,这才得到新加坡大学教师的青睐。可见新加坡大学考核张孟苏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科成绩外,思想品德的乐于助人,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在各项大赛中表现出的特长,都是新加坡大学考核学生的指标,这些指标综合起来,才是他们选择学生的标准。

  中国大学是看学分,新加坡大学看综合素质,两者标准不同,选择的优等生不同。这两种选择标准,我更看重后者。 “学以致用”一直是我们所主张的学习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实践运用,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不会运用,那是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等于白学。而学会运用,说明自身已学到了所运用的学识。书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有的脱离实际,必需有一个转换过程,那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不经历实践,书面知识学习得再多,也是无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高分低能,说明我们本来就注重学分,没有注重能力的考核与培养。这样的学生,到社会上,能有什么用途?

  应试教育的弊端,教育人士已了如指掌。素质教育也喊了多少年,却迟迟不见其登场。有时,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外国人说中国人如同一盘散沙,这是不是与中国教育界不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不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有关。为什么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如外国人,是不是中国教育界只注重对学生学分考核,而忽视其特长的考核培养?一个民族的崛起、强大与教育有关。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考核,将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的方向。民族的强大是需要学分高的学生?还是综合素质强的学生?这点,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实行素质教育的国家很多,把他们的标准拿来,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中国式的素质教育也是可能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应试教育的顽固,是在说明教育界高层领导者的懒,还是在“愚民”,这可是个不好说的话题。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