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政要时针 正文
中共双鸭山市委书记 滕喜魁:保护森林 造福子孙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14 10:30:41

  森林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拥有广袤的森林是双鸭山人民的莫大福祉。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和人类文明的摇篮,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发展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实现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城市发展之路,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更是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森林恢复和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过去多年来的过度采伐,周边山体的林木蓄积量已经减少了许多,保护和发展森林迫在眉睫。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

  山体绿线是城市森林的“控制线”,是生态的“保护线”,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山体绿线,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开矿、开荒、建房,侵占山地,破坏绿线。为加大城市中心周边山体森林保护力度,经市委常委会通过、人大立法,我们先后制定了《双鸭山中心区山体绿线管理办法》和《双鸭山市中心区山体绿线控制规划》,将市中心区的双鸭山、云峰山、翠峰山、益寿山、尖山、马鞍山、焦化厂山、耐火厂后山、针织厂山、大理石厂后山、气象台山等11座山体和北秀公园(简称“十大山”)纳入山体绿线保护范围,全面禁止山体绿线控制范围内毁林开荒、毁林采矿、毁林建房。同时,不断加大退耕还林、退矿还林、退房还绿和植树造林力度,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网建设,加快推进山体生态恢复和森林、绿地延伸,努力用森林绿化城市,着力打造“山水环绕、森林围城、公园城市”的生态景观风貌。经过不懈努力,到2007年市中心区周边山体采石场已全部关闭。五年间,市中心区共植树造林3606亩,其中退耕还林1030亩、退矿还山780亩,森林面积已由576公顷扩大到68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2.5%,城市森林氧气日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日吸收量比2003年提升了近20%,城市周边森林生态圈已初步形成,“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景中”的图景已经浮现,并于去年顺利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保护山体绿线,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林单位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体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县区、涉林部门和各有林单位一定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扩大市中心区山体绿线控制范围,切实加强县城、区驻地、各林场驻地周边山体实行绿线控制,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停伐减伐、退耕还林、退矿还林、退房还绿、植树造林力度,力争两年内实现“粮下川、树上山”的目标;大力推进道路绿化、景点景区绿化和乡村林场绿化,努力构建“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生态绿色长廊,实现大密度、大覆盖的绿化效果。广大人民群众也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爱护我们的一草一木,共同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园。

  森林公园是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城市的生态园,是我们美好家园的重要屏障。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建设森林公园作为保护和发展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坚持科学保护与适度建设,坚持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以益寿山公园、翠峰山公园、云峰山公园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进森林公园向周边山体延伸,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2007年经省批准周边山体为森林公园并明确为保护区。五年间,仅市中心区就建设了益寿山环路、翠峰山环路和九曲路等林间甬路19.4公里,建设了总面积7.29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春晖广场、益寿山广场、日月广场、教堂广场、翠峰山广场、云峰居广场等7处群众休闲广场,完成了龙兴阁、翠峰阁、环翠亭等景观性建筑,种植乔木、灌木、地锦、草坪、花卉等20.1万平方米,投入各类健身器材152件,初步形成了包括“十大山”及佛母山、双兴西山、双胜西山在内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融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健身娱乐、避暑度假、冬季冰雪和旅游观光为一身的风光优美、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生态公益开放型环城公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天到森林公园休闲健身的群众已突破2万人。

  各县区、涉林部门和各有林单位一定要把建设森林公园作为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的重要载体,坚持师法自然、突出优势、突出特色,扎实稳步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市中心区周边山体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在突出抓好益寿山、翠峰山、云峰山等已建成公园的功能完善和园内森林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其他山体公园的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确定园内各功能分区,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格局。并根据各森林公园的不同特点,科学设计、精心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观赏性林木景观带,使建筑、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品位。森林是森林公园的核心部分。一棵树就是一个生命,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生命。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像爱护孩子、爱护眼睛一样倍加珍惜、倍加呵护,齐心合力把我们取得的成果保护好,把我们共有的家园建设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和谐。

  保护森林的核心在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在建管并重,关键在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机制和氛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保护森林是公民的责任。要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普及森林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绿护绿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大力选树保护森林、恢复生态的先进典型和公开处理反面典型等形式,推进公民守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破坏森林人人唾弃”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机制,把保护森林纳入区域一体发展战略,建立保护森林区域协调、情况通报等项制度,及时解决保护森林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执法巡查机制,采取部门联合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等形式,全面加大对乱砍滥伐特别是“开天窗”、“鬼剃头”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保责任机制,明确包保目标、管护责任,切实做到每一座山体都有包保部门、每一片森林都有人管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在强化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媒体监督的同时,通过建立破坏森林有奖举报等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是否重视森林保护、能否保护好森林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把保护森林作为考核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对成效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严肃问责。

  山穷就会水尽,生命也将枯萎。发展是政绩,保住青山绿水同样是政绩。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理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对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把保护森林作为打造山水生态城、推进生态双鸭山的大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以优异的工作成果回报这片养育我们的热土和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同时,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行动起来,投入到保护森林、恢复生态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来,自觉地爱树护绿,自觉地美化环境,自觉同各种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为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献策出力。我们坚信,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青山绿水、适合人居的生态平安和谐双鸭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