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日开始,山东中小学生开始了暑假生活。按照山东省的统一安排,小学生和初中生有8周假期,高中生有7周假期,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复习班、培训班。
对于山东广大中小学生来说,今年暑假将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而对于毕业年级来说,这样完整的假期更是多年未有,其意义和影响将是深远的。
往年,山东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假期最多能有一两周时间,假期几乎成为第三学期。这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鲜见。从去年开始,山东在推进素质教育时,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除了校内学习以外,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有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仅取消周末补课,节假日也要完整地还给孩子,让孩子到社会中去学习,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这个举措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把时间还给学生,有其深刻的意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今天的中小学生为什么感到学习负担重,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固然与学生学习的知识量过大有关,更与学习的方式太单调有关。其实,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准确地说应该是知识性学习负担重,而缺少实践性学习。这两种学习负担一个过重,一个过轻,既不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把假期还给学生,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痛痛快快地玩,自发自主地学,当然比把学生捆在教室里“填鸭式”地满堂灌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把假期还给学生,事关素质教育的大局,绝不是小事!
山东取消暑假补课,也带来新难题。面对长达近两个月、学校不组织任何补课的长假,有些学生和家长不知所措,可能会出了校门又进培训班的大门。怎么办?这就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多建设一些实践基地,文化体育机构多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一些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