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11日电 陈爱萍老师半蹲着身子,轻轻地将自己班里的学生拥抱在怀里,在孩子耳边轻声说着些什么。被拥抱的学生,用柔弱的双臂,尽量将老师抱住,但是因为胳臂短,只能将陈爱萍的脖子环绕上,细嫩的脸蛋贴在陈老师的脸上轻轻地说:“昨天晚上我爸爸给我买了特别特别好吃的奶糖,明天我给你带来,能把你嘴巴甜木了……”
这是被乌鲁木齐市第22小学四年级(4)班孩子们称为“抱抱课”中的一幕。每到星期五下午,全班的同学都期待着15分钟的“抱抱课”。
“抱抱课”是从2004年开始的,最初孩子们对这种方式很不习惯。李沛阳三年级时,从外校转到22小。当他看到老师伸着双臂微笑着向自己走来,他被吓坏了,一弯腰钻到了课桌下。但是,当他尝试着接受老师的拥抱后,“我感觉陈妈妈的拥抱特别温暖。”李沛阳现在把陈爱萍亲切地称妈妈。
自从开始有了“抱抱课”后,师生间的关系在发生着变化。
有一次陈爱萍心情不好,她批改作业时突然发现马琦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小人和一个笑脸,还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老师快乐一点儿吧,我们想看到你笑。”
更让人欣慰的是,孩子学习也在进步。全班英语成绩一直在年级里排名第一,有1300人参加的全国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全部来自这个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