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死于青春(43)
“啊?”老太太愣了一下,“啊,啊,我也没说不让他去,我刚才是想到供销店给他买俩鸡蛋带上。现在连总场都不让养鸡了,八分场那地方就更甭提了,不割自个儿腿肚子就甭想闻上丁点荤腥,可这小子说走就要走……”
老太太话没说完,我已经拉着小祥开路了。她拧着步子在后面追着喊:“姑娘,你在这穷地方不习惯,脏的累的值不当自己动手,叫小祥给你干,他什么都会干。”我嘴里哎哎地答应着,只怕老太太再啰嗦个没完,不敢停步,直走到小河拐弯处,小祥说什么也要站一下了。怯怯地回头望去——远远的,老太太的身子一动不动,还在暮色苍茫的池塘边上站着呢。
“唉,”他老气横秋地叹口气,“她真有冠心病。”
回八分场的车显然等候多时了,乘客中已颇有烦言,肖科长很是不快地扫了我们一眼,话闷在嘴里没说出来,只催促司机上路。
一车人同路,当然是不甘寂寞的,人们扯着嗓子说笑,粗野的打情骂俏压过拖拉机砰砰的排气声,惊起路旁林中的昏鸦。人人脸上罩着一层夕阳的深红,真是美极了。我看一眼远眺沉思的小祥,心中忽生怜悯,想到人皆有天伦,照理该放他回分局上班去,老太太的晨昏茶饭,也就有了伺候。可我又想,要是他回去了,剩下我和肖科长两个人,又该是怎样的枯燥乏味呢?这么想也许太自私了,可小祥看样子也甘愿继续在工作队干下去,好多一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另外,大概也不愿意离开我,我看得出来。
一路胡思乱想着,车在八分场操场边上刚刚停稳,我心里忽觉豁然一亮,竟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肖科长,”我一下车就把他扯到一边去了,“咱们骑驴找驴,明摆着一个模范人物,就没看见!”
“谁?”
“陆小祥。”
“啊……”
肖科长倏忽明亮起来的目光又黯淡下去了。我有点气馁,警告自己说,算了,何苦再让他想到男女之大防上去呢,然而又忍不住赌气,说道:“你不是也看得见吗?跟洪场长千辛万苦上北京告急的是他;提出一个人徒步闯过长堤的是他;第一个要求参加敢死队的也是他;告马盛利的又是他。为了帮助咱们工作,他扔下有病的姥姥,从没怨言,自己准备结婚用的大立柜,也献给死难的同志当棺材用了,还有……”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连我自己都惊异,陆小祥竟有这么多动人事迹。
“唔,这小伙子表现是不错的。”肖科长居然动了点心,沉吟了一下,不知是自问还是问人,说:“要是文字再加加工,也许还行?”
小祥的卓越加上我的口才,终于激发了肖科长的“写作冲动”,当晚就找小祥谈话,要把他推出来当“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