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8日电 7月7日,年近50岁的张光泽,依旧驾着那辆老旧的吉普车,行驶在广东的公路上。在车的风挡玻璃上方,写着“九旬老人不服老,游全国说奥运”。车身上,贴着“祖国难得办奥运,力争奥运创辉煌”等标语。车上,坐着他的老父亲张汝侯,今年已经89周岁。
自2007年9月24日以来,他就这样带着父亲,行程10万多公里,走过了全国31个省份,完成了宣传奥运的壮举。
张光泽,白族,中共云南怒江州讲师团团长,曾任云南泸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光泽说,父亲张汝侯要宣传奥运的心愿由来已久。2001年7月13日夜,北京申奥成功,张汝侯说,“我活到八九十岁,还能看到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实在是做梦也没有想到。”那晚他高兴得睡不着觉,激动得走来走去。张光泽关心地说:“爸,你坐下吧。”没想到,张汝侯不但没有坐下,反而提出了“买一辆车,带我去全国宣传奥运”的要求。
张光泽觉得,父亲的想法有点儿不可思议。当时,他还是泸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面对父亲的要求,感到左右为难,便回答父亲说,自己是个干部,没有时间,再说,也没那么多钱。
父亲却说:没时间,可以请假,不行就把官给辞了;没钱,可以借,以后慢慢还。父亲最后说:“你不带我去,将来你会后悔。”张光泽说,是父亲的“最后通牒”打动了他。
张汝侯出生于1919年1月13日。老人说,他亲身经历了旧社会和新社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种生活,中国人办奥运会,以前真是不敢想的事。张汝侯提议,一定要在“奥运宣传车”上贴上这样的口号:“办好奥运,祖国强大,家庭富裕,个人快乐”。
2007年9月24日,他们从家乡兰坪县出发,到2008年1月,走过了云南、广西、海南、广东、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18个省份,行程4.2万多公里。1月以后,走完了其他十几个省份。全程经过了333个地、市、州,1886个县、市。
张汝侯毕竟年近90岁,这样的路程,他受得了吗?
张光泽回忆,进西藏前,他劝父亲坐飞机或者火车去拉萨,但父亲“坚持要坐汽车”。在格尔木,他请父亲考虑3天,父亲仍不改初衷。他只好提前给父亲吃了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但到了海拔4000多米时,父亲的高原反应显现出来了,他立即驾车掉头返回格尔木。父亲发现他在走“回头路”时,命令他继续朝拉萨方向走。最后,他只好给父亲插上氧气管,又掉头向拉萨方向行进。
张光泽说,一路上,父亲对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不感兴趣,而在城市中心区域,面对着人们争先恐后观看贴满宣传口号的“奥运车”的热烈景象,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到人们向父亲表示敬意,当面赞扬他的爱国热情,甚至还有人送礼物时,张光泽心里热乎乎的。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好心人,在新疆,很多人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免费修车,还有人送来熟羊肉、鸡蛋、鸡汤。
7月7日,是他们父子从福建进入广东的第十二天。“我们的身体情况很好,如今,快90岁的老人不咳嗽、眼不花、背不驼,走路也不用拐杖,每天能吃能睡,头脑清醒。”张光泽认为,“是奥运之火点燃了父亲的希望之火,是万里迢迢的路上,成千上万人对‘奥运宣传车’的关注让父亲心情愉快,精神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