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络原创 正文
《死于青春》连载二十六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7-03 14:39:17

  第26节:死于青春(25)

  那几天,犯人中流传的那个谣言越来越稀奇古怪,情绪不稳已开始表面化。我们和马盛利谈话的前一天晚上,五分场几个犯人居然把一个队长打了,气焰嚣张。总场召集的紧急会议从第二天晌午一直开到傍晚。我们在开会的防震棚外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洪场长从里边出来,我们把马盛利的情况先向他汇报了一遍,他的反应居然比我们想象的激烈得多。

  “这简直是犯罪!见死不救,国法难容!”他怒气冲冲,当即领我们去找孔局长。孔局长开了将近一天的会,形容疲倦,无精打采地听我们说完,开始并不太重视,后来听到洪场长言之凿凿地说起马盛利的行为实际上已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不知是觉得事情严重还是听了新鲜,总算动了点兴趣。

  “怎么叫‘间接故意杀人罪’?”

  “犯罪人明知如不采取行动将会造成受害人死亡的结果,而拒不采取行动,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就构成了一种‘不作为’的犯罪,马盛利还不够吗?!”

  孔局长是军管干部,搞公安是半路出家,对法律几乎一窍不通,但听听也有道理,于是说:“唔,我看处理他一家伙也不是不可以。”

  晚饭我们就在工作队的灶上吃了。吃过饭,我和小祥在河边洗碗,一边商量着是赶回八分场去还是在这儿住一夜,看见肖科长在不远处洗衣服,便过去把这事向他说了一遍。他说这事不能光这么口头说说,要想把马盛利处理了,就得写个正式的报告,交给孔局长批。因为知道了孔局长已经有了那么个态度,所以肖科长同意报告就用驻八分场工作组的名义写。

  于是我们决定留下来写报告。那时工作队的大多数同志都下分场去了,棚子大部分空着,有的干脆把床板拆了当成放置救灾物资的仓库,堆满了铁锅铁勺塑料布之类的东西。整个驻地显得冷冷清清。我们在工作队那个女同志的棚子里,随便挑了个干净些的空床,我写,他抄,天黑前便完工了。我看着那几页抄得工工整整的报告,突然觉得被吸引了,哦,这是多么洒脱、流利、有才气的字啊,完全不像一个穷乡僻壤出身的青年所能写出来的字。

  我说:“你的字真不错。”

  “这还不错?”他马上红了脸,露出难为情的样子,可我知道每逢别人夸他的时候,他内心总是很兴奋的,连眼神都会变得温柔起来。

  我又说:“你姥姥说,将来要让你上北京工作去。”

  他慢慢收起脸上的兴奋和腼腆,摇一下头,“听她瞎说呢。”

  “你不想去?”

  “我哪儿去得了。”

  “要是去得了呢,你去不去?”

  “不去。我对这儿熟了,这儿的好坏我都知道,可北京是什么样儿?上北京我大概连马路也不会过呢……”他笑起来,突然用一种朗诵式的声音念道,“啊,我爱你宽阔笔直的马路,爱你高耸入云的楼房,爱你富丽堂皇的剧院,爱你五光十色的商场,啊,繁华美丽的城市……”他停下来,仿佛融入了某种遥远的遐想,“唉,那儿倒是好,可惜不属于我。”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