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周一收盘,A股市场结束了2008年上半年的交易。从K线图上看,上证指数今年上半年形成了一根实体长达2529点的光脚大阴线,半年跌幅达到48%,几乎将2007年的涨幅完全抹杀。昨日,上证指数再创调整以来的新低,且两市合计成交创出近1年多以来的“地量”,市场人气极度低迷。对于后市,笔者认为,在诸多因素制约下,疲弱的股市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以构筑长期底部。
两大因素左右中期市场
在笔者看来,有两大因素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左右A股市场。一是市场参与者矫枉过正。当市场处于大牛市之时,所有人都抢着做多头,即使指数已在6000点云霄之上,牛市惯性思维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当眼下市场处于弱势周期,参与者考虑得更多的是风险,即使是市场估值已趋于合理、利好消息频传,也无法改变多空力量对比。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决定了即使目前市场估值合理,也无法迅速扭转弱势。二是投资者对于大小非减持的理解。昨日,西飞国际(17.02,1.02,6.37%,吧)因刊登控股股东减持承诺公告而大涨6.38%,从最初的三一重工(27.81,-1.16,-4.00%,吧),到之后的黄山旅游(15.35,0.61,4.14%,吧),再到昨日的西飞国际,每一家做出减持承诺的上市公司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股价出现短期性上涨。而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大股东站出来做出新的减持承诺,投资者将有一个重新认识大小非减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股市休养生息的过程。目前的股市好比一个大病初愈的人,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性的自我调养过程才有利于身体的最终恢复。
复苏任重而道远
从A股市场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未来市场的复苏甚至振兴并非易事,它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管理层的精心呵护。不经意间,上证指数从去年最高的6124点跌至目前的2700点附近,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五成,投资者的信心深受打击。市场如此的惨烈令笔者不禁想起2008的中国足球,今年男足以耻辱的方式从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淘汰出局,令老百姓寒心到了极点。但是球没有踢好,可以撤换主教练、重新选拔一批队员,下一届世界杯时再发起冲击,而股市从轰轰烈烈股改到创6000多点历史高点,再到连续8个月的回调,已经不可能推倒重建。对于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投资者的市场,我们不光需要市场自我修复,更需要市场运行制度以及机制的完善,还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给投资者。
我们看到,上周末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多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而在未来,包括新股发行制度、大小非减持、上市公司分红、基金收益与管理费挂勾等多项基础性问题仍需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可以说市场的复苏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目前市场处于“冬天”,但冬天也正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时节,倘若在市场处于弱势阶段时将制度以及游戏规则进一步完善,那么待到“天时、地利、人和”之时,投资者就有望真正分享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