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络原创 正文
《死于青春》连载九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27 13:58:22

  第9节:死于青春(8)

  这是战场,这是战争!每个人都咀嚼着这句话,对从来在平淡的都市生活圈子里打转的人来说,是那么新鲜,令人兴奋,又惊心动魄!

  人多胆壮,靠两条腿一齐走进去,其实也不难,可要把装载着药品的几辆卡车也架过去,却横竖不是件简单事了,我们连推带垫,整整走了十三个小时,不知多少次差点连人带车滑到堤下的沼泽里去,直到天亮,直到明晃晃的太阳高悬在头上,才走出了这条被三十里烂泥封锁的长堤。

  卡车沉重地喘着气,疲惫不堪地顺着公路往农场的深处开去。大家横七竖八挤着歪在车厢里,谁也不说话,生怕说话会耗去最后一点残余的体力。

  只有你,小祥,扒着车厢的槽帮紧张地向前方张望,当你终于看到第一片残毁的村落在远处灰蒙蒙的树林后面露出身来的时候,竟像孩子般地惊叫起来:

  “看!五分场!”

  大家挣扎着爬起来,那片残垣断壁越来越近了,已经看得见其间的人迹出没。五分场位于全场的最西缘,在本来已是穷乡僻壤的清河,又是最偏僻的角落。村边的空地上,胡乱排着尸体和伤员,整个儿村子几乎没剩下一间完整的屋子。人们望着几辆沾满烂泥的卡车自远而近,像见到了天外来客一样激动得发呆。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已经几十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任何外界(包括清河其他地方)的人员和消息来过这里,人们所经验的那种被遗弃被忘记的强烈恐慌是不难想见的。正在废墟上挖人挖东西的男女老少,全都停下手中的工具,愣愣地看着我们从车上下来,只有一个人用胆怯得发抖的声音,向走在前面的洪场长叫了一声:

  “老洪……”

  “同志们,不要慌!”洪场长大步往前走,亮开嗓门:“北京派工作队来啦,来救大家啦!”

  这一喊,人们才想起扔下手上的东西,轰一声向我们拥过来。不少人喊着:“毛主席万岁!”但多数人只顾得紧紧抓住我们的胳膊不放,像抓住了从天而降的救星似的,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把我的手握得生疼,泪流满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第一排房子还都摇摇欲坠地站在那儿,但正面的墙壁全部不见了,墙砖整齐规则地铺满了房前十余米远近的空地。可以想象得出这些墙砖是多么可怕地在一刹那间齐齐地飞迸出去的。有些房里的家具一件不剩地被甩了出来,只有里墙上贴的毛主席像和年画之类还保持原样,而另一些房子里,全部摆设竟安然未动,从敞开的一面看去,活像一个个家庭陈设的逼真的蜡像模型。

  人们正在往外搬着没毁的家具,在乱石堆中寻找着手表、存折之类的贵重东西。我们问了一下,死的人不算多,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两处塌房里还压着人没挖出来。洪场长叫其他几辆车继续顺着公路往前走,他和我们这辆车留下来帮着救人。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